第507章 开发贝加尔(第2页)
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基本确定了施工方案之后,胤礽提议多点动工,在朝廷规划的河道路段,分别征调工人开窑,计算好方向最终连接成河道。
于是在襄逸十八年春,有一个划时代的工程开始动工。
朝廷开始在规划的河道附近征收徭役。
如今的徭役已经不再与民不聊生划上等号了,朝廷的诏令一经发布,就有无数百姓心甘情愿的去报名。
挖河道是苦,是累,但朝廷也是真给银子,且是真心把百姓的命当命看。
如今两年过去,贝加尔湖到京城的河道已经完成了近十分之一,这个速度已经超过胤礽的预期了。
他本来以为有生之年见不到运河开通了,没想到施工的速度居然那么快。
倒是漠南蒙古与贝加尔湖之间的那段运河,工程开展的并不算多顺利。
原因就是当地牧民并没有多少人应征,在他们心里,家里的牛羊比开挖运河要重要的多。
胤礽没办法,就从中原地带抽调了大批人过去,驻守在蒙古当地的清军,每个月也要轮流去工地上服役十日。
强制性的,但会有饷银补贴。
但那里的施工速度也远远比不上京城附近。
两年的进度只有另外半边的一半左右。
胤礽之前还觉得有些糟心,后来就心态放平了。
就算挖得再慢,也开始挖了不是吗?
只要还有人在努力,那运河早晚有完工的那一天。
如今每个省份的省会城市的基础建设做的都不错,并且省会城市的建设方式,也以极快的速度向下辖州县扩散。
当初胤礽造出自行车时发下的宏愿,要让所有百姓都用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早在五年前就基本实现了。
现在的自行车的均价是一两七钱,成功迈入温饱的大部分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而京城连接中部平原,乃至南方沿海地段的铁轨也都铺设的差不多了,虽然每个省份就只有那么一两个站点,但对于如今的大清来说已经够用了。
至于西南部山区,胤礽也在规划开发。
可那些地方的施工难度同样不小,眼下还是紧着简单的来,等手头上的事儿完成得差不多了,西南山区的铁路规划就会提上日程。
胤礽上了年纪之后,精力也逐渐在走下坡路,在今年之前,元宝的年岁不足,所以胤礽就算教他处理政务,也基本都压着量,让他度过了一个安稳充实,又自在的少年时期。
在他十五岁入朝接触朝政的时候。胤礽给他封了太子。
到今年,元宝已经十八岁了,于是就被他拘在了御书房里头,日日跟随他处理政务。
只要他简单装一装腰酸背痛腿抽筋,元宝就会心甘情愿的帮他把所有的活都干了。
除非有什么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否则根本不会去打扰胤礽。
但坏处就是,元宝担心他的身体,并不让他出宫劳累。
于是年方五十八的胤礽就过上了另类的退休生活。
除了不能出宫到处溜达,有些无聊之外,他的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