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康熙驾崩(第2页)

毕竟火车和轮船的运力提升之后,南方的海鲜和瓜果蔬菜都能很快地运送到京城,即便是冬天,有玻璃暖房,瓜果蔬菜也从来没缺过康熙。

胤礽觉得康熙的晚年要比上辈子,亦或是历史上要好的多。

当然他自己情绪不好,就与胤礽没啥关系了。

康熙下葬后,又过了一个月,胤禔三人才风尘仆仆的抵达了京都。

这回几人又从中东带来不少矿产物资,但他们先把东西放在了天津港,等祭拜过康熙,再去分配处置。

彼时康熙的热孝还剩个尾巴,康熙活着的儿女也都尽皆留在京城之中。

出嫁去蒙古的公主们都没有直观地感受过京城的变化,趁着这回回京吊唁康熙,也时常互相约着去城内城外看看。

她们在蒙古生活多年,早就摈弃了女子不得抛头露面那套理念,而且现在京城的风气也不似她们出嫁之前那么保守了,所以她们出去游览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

有水泥之后,四九城内外的排水系统都被胤礽亲自督促着整改过,且街道上也都有专门环卫工人在太阳出来之前打扫,所以街道上比二十年前看着不知道干净了多少倍。

内城除了街道,胤礽并不允许修建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房屋,只是允许他们用水泥铺设地板。

外城和城郊便没那么多讲究了。

在几人游览的时候,看到一个巨型的建筑,虽然不高,但占地面积却极为广阔。

只不过看着好像还没建成。

充当向导的温宪给她们介绍,那是胤禟建来当做蹴鞠竞技场的。

众人其实不大明白建这样的场地究竟有什么用。

但她们选择尊重。

出嫁到蒙古的公主当中只有恪靖有涉政的权力,而其余人都活成了丈夫的附庸。

所以只有恪靖看到了水泥的的巨大前景。

只可惜,他们生活在草原上,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就是马匹,除了城镇之上,其余地方能用到水泥的地方并不多。

不过二哥总归是要在草原上设立军事基地的,届时看看有没有可能,用这水泥去修一些水利设施。

公主们在京郊游览之时,胤禔三人也登上了康熙的皇陵。

除了他们仨之外,还有胤禩陪同。

几人面色复杂地给康熙磕了头,然后在皇陵上住了七日,才收拾行囊回京。

胤禔心里头是有些恨康熙的。

所以当年了解完胤禟的想法后,他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加入。

而胤禛对康熙说不上多恨,只是单纯地觉得二哥要比他适合当皇帝,而且,二哥当了皇帝之后,他们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所以在得知三哥也同意时,他也没有多少犹豫就点了头。

以前康熙还活着,所有人都或多或少会对他有几分怨念,可他死了,众人心头的怨念直接消失不见,且开始缅怀起他对自己的好来。

胤禔几人便是如此。

或者说,所有人都如此。

可若是让他们重新选择一回,他们还会选择造反这条路。

原因无他,人都利己,这十年来的变化,已经证明了跟着胤礽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