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康熙认错(第2页)
胤礽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偶尔也能撞见康熙,父子两人依旧没有什么话题能聊,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剑拔弩张了。
两个月后,太皇太后病逝。
胤礽心里极为悲痛。
只不过他的悲伤不像康熙那般能轻易的显露出来,只有极为亲近的人才能发觉他的情绪低落。
胤礽也没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伤春悲秋上,太皇太后的葬礼刚刚结束,胤礽就收到了老四的信件。
看过信件胤礽才知道,原来中东那块地如今还被一个强大的帝国控制着,且当地连年征战,两万水师根本不足以撼动那个帝国的根基。
所以两人就在那附近抢了两个荒岛,如今已经打算在上面建造军事基地了。
胤礽隐约想起中学历史书上好像记载过一个帝国,但无论如何都记不清那个帝国的名字,于是脚步匆匆的去扒拉了一下康熙与西方国家来往的信件,最终找到了那个名字——
澳司曼帝国。
要是他没记错的话,这个帝国好像也对老毛子的土地产生了一些想法。
两个国家打生打死,最后那些地方好像都成了洋人的殖民地……
如果是这样的话,胤礽捏着下巴,眼底闪动着贪婪的光芒,洋鬼子能把那地方发展成后花园,那他们为什么不行?
说不定被大清占领,当地土着的日子还会好过不少。
毕竟华夏从古至今都是礼仪之邦。
当然土着们要是不服,也可以邦邦邦邦……
胤礽立马将老大、老八和老九叫到了乾清宫议事。
几人窝在乾清宫商量了几天,最终达成共识。
老四和老十三既然已经在当地开始建造基地了,那就接着造。
他们先把十几年前淘汰下来的老式火铳,高价卖给那些还没被占领的小国。
先挣一波快钱,而后静待战局发展。
哪边势弱坑哪边,要不了多久,那地方的经济就会被战争拖垮,届时就是清军出动扫平障碍的时候了。
胤禔虽然失望不能直接参与进当地的战争当中,但还是主动请缨,要随着商队去中东瞧瞧。
胤礽当场便应了下来。
这日过后,胤礽直接给胤佑发了一道密旨,让他监督军工厂加紧生产初代火铳。
如今大清光是军工厂就有三处了,除了京郊火器营和威海卫之外,还有一个是最近才建成的赣南军工厂。
那地方距离福建水师不算太远,且在京城到两广一带火车的线路规划上。
他一开始属意的地方是甘省,然而派人过去考察之后,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那里大部分地区都缺水,他要是把工厂建在不缺水的地方,人口太密集,清场不划算。
要是建在缺水的地方,军工厂的职工生活又成了问题。
思来想去,胤礽还是把工厂建在了离福建水师比较近的地方。
当初,在胤礽圈定好军工厂的位置之后,十二身上堆积的差事在一夜之间又增加了不少,前两年除了过年,十二都在各地工地上转悠,基本没有空闲下来的时候。
也就是这两年被胤礽派去修官道,才轻松不少。
现在一年到头闲不下来的人换成了十四,希望他也要像十二一样任劳任怨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