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22:与高联姻(第2页)
武士彟向刘备简单介绍高欢的儿女情况:“长子高澄,现年十岁,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长相甚是俊朗。”
“次子高洋,现年六岁。据陈元康所言,沉稳大度。但辽东探子却言高洋其貌不扬、沉默寡言,不似其兄长一般少年英才,甚至不如普通儿郎。”
“另有一女七岁。”
武士彟少说了一句,那就是高欢长女姿貌超绝。
这是武如意特地吩咐他别说的。
刘备只刘封一个儿子,万一听说高欢长女姿貌超绝后,脑袋一热要给自家儿子娶回来,武如意日后还怎么安排联姻以拉拢刘备麾下文武。
刘备对与高欢联姻是举双手赞成的。
恰逢两家蜜月期,联姻可以极大程度上增加双方友好,青徐、辽东商人听说后,贸易的热情也会大幅度增加。
他回忆了一下,庶长子刘封和庶长女三岁,嫡长女一岁不到。
刘备承诺过郑智会给嫡长女找一个好夫家,远嫁辽东苦寒之地不可取。
再者,刘备官职比高欢大多了,没道理拿自家嫡女配他家嫡子啊。
你地位低,娶庶女不就好了。
正好庶女跟高欢儿子们的年龄差比较小。
刘备见过高澄,对其甚至钟意,心中倾向于把女儿嫁过去,招揽这位少年英杰。
十岁便如此出众,很难想象他到了刘备这个年纪该有多厉害。
(高澄:想啥呢,你今年三十四是吧,那很巧了,我高家的皇帝没有活过三十四岁的,年龄最大的高洋正好三十四岁死)
他拆开面前两个信封。
第一封来自张居正,力劝刘备一定要答应联姻,列举了联姻的无数好处,并且与刘备不谋而合地想把庶长女嫁给高澄。
第二封来自郑智(长孙无垢)。她身为后院之主,理应照料此类事件。
因为身份不同,郑智考虑问题比刘备和张居正少了许多政治色彩,多了寻常人家的人情味。
她说:“辽东一带苦寒,兼胡汉杂居,习俗与中原多有不同,我刘家女嫁过去未必会受高家儿郎喜欢。”
“若要嫁女,夫君需警告一番高家儿郎,叫他知道得好生照顾我刘家女,莫要让她受欺负,白白丢夫君颜面。”
“若要为封儿寻妻,最好提前接到青州,教导几年中原礼仪后再纳入府中,免得没大没小坏了规矩。”
“高澄俊朗,假使能相敬如宾,女儿嫁过去倒也享福。”
刘备抚须:“这字迹,貌似不是出自夫人之手。”
武士彟心中大惊,急忙道:“夫人生产完身体虚弱,不想动笔,找下人代笔实属正常。”
事实是,郑智自己写的信,可中间提到了高欢女儿姿貌超绝。负责传信的武士彟偷偷查看信封,把相关内容删除后另造了一封。
女儿嫁给高澄之事,刘备、郑智、张居正全票通过,所以刘备安排庶长女,即上官婉儿之女与高澄订婚,待适龄后便嫁去辽东。
至于为刘封娶高欢长女之事,在武如意的阻挠下最终不了了之。
喜欢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请大家收藏:()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