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89:孤注一掷的计策
把压轴题摆在学渣、学霸和学神面前,学渣会放弃这道题,学霸会思考一阵,有思路就做,没思路就放弃。
而学神一定会做。
学神争的就是压轴题的分。
有些人一眼放弃的题,在别人眼中却是必做题。
一些谋士破不了的局,自然有人破。
荀攸和范仲淹的建议有错吗?不仅不错,还十分正确。
再转回做题的例子上,考场上你连别的题都不一定能做完,就不要浪费时间在压轴题上了。
先做简单题,得分还高一些。
咱们这次能不能守住下邳都不一定,你就别想着抢夺周瑜战船了。
但周瑜的船就一定抢不了吗?
压轴题就真的做不来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刘伯温咳嗽一声,吸引众人注意,缓步出列,朝刘备拱手。
刘备喜形于色。
刘伯温没有直接给出计谋,反而询问刘备:“敢问主公此战所求为何?”
“是守住下邳,先行攻破彭城,让周瑜无功而返,而后咱们集中力量防范孙策或者朱元璋下一次进攻,从此循环往复,任由南方战船驰骋于淮河之上吗?”
刘备摇头:“非也。且不论孙朱战船驰骋淮河,备南下无望,淮河两岸如此肥沃之土地,因战乱而荒废,岂不可惜?”
刘伯温点头,眼神扫过堂中众人,又问:“那主公所求是攻破彭城县的同时,痛击周瑜陆上部队,给孙策点苦头,稍微推迟孙策下次进攻下邳的时间吗?”
刘备眼神一凛,并未像方才那样迅速给出回答。
因为刘伯温现在给出的就是荀攸范仲淹他们预想中的刘备最好战果。
己方不具有与周瑜水师作战的能力,根本伤害不到周瑜的水上部队,那最好的战果就只能是痛击周瑜的陆上部队了。
刘伯温刚才的行为很有说法:在刘备做出回答后扫视堂中众人,目的就是告诉众人咱们的主公不满足于仅仅攻破彭城县。
主公还想扩大战果,取得更进一步的胜利,好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再看他问第二个问题的话术,“稍微推迟”,言外之意不就是痛击周瑜压根没用嘛。
痛击才能痛击多少人,三千、四千?有毛用。
既是在提醒荀攸等人,也是在提醒刘备。
见刘备不回答,刘伯温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孙子兵法》有言:‘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意为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因素,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因素,祸患就可以解除。”
“稳妥作战,先吞了杨坚,的确不错。因为我们已经包围了彭城郡,在吞灭杨坚这方面占据有利局面。”
“我军不擅长水战,这是不利的因素,此战理应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