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84:坐享其成

长安的博弈暂且搁置一边,李世民协调好后方出兵并州已经是武德元年,也就是历史上建安元年的事情。

建安是曹操起的年号,现在权臣变成了李渊,年号自然改为历史上李渊的年号。

而袁绍在这段时间里也顺利平定了幽州,只差蓟县一城。

又因为先前刘备将青州黄河以北的领地赠与袁绍,现在距离全据放眼河北之地,袁绍仅差并州一州。

在武德元年前,袁绍也在积极整军备战,命三子袁尚(赵匡胤)筹备物资,武将邓羌、杨业等人操练兵马。

袁谭(苻坚)出面与慕容鲜卑达成协议,慕容廆承诺派部众参与武德元年战役。

以上种种,先搁置一边。

兴平二年九月,曹操使者星夜赶路,终于抵达彭城郡,将孙策可能偷袭下邳的消息告知刘备。

刘备急召麾下谋士商议。

不待刘备询问,法正率先提出异议:“自九江入下邳,顺流而下易;可自下邳回九江,逆流而上难。”

“而下邳北接东海,被我军占据;西临彭城郡,亦为我军所据。”

“东南方向被广陵郡包裹,为蛾贼领地。”

“万一孙策军不能占领下邳,这支军队便陷入了绝境。”

“能来无回、背水一战,乃兵家大忌。”

“此事不合常理,正怀疑可能是孙策的疑兵之计。”

“故意营造攻打下邳的假象,逼迫主公转移兵力于下邳,减小杨坚压力,好为孙策攻破沛国争取时间。”

“因为攻破沛国后,孙策的领地便与杨坚接壤,此时支援,进可攻退可守,方符合常理。”

法正一通分析,深入浅出,众人皆以为有理。

孤军深入敌后作战,的确不太可能。

但是仪却说:“昔日攻打冀州时,主公也派石达开孤军深入袁绍腹地,由关将军在外接应,在取得一定战果后顺利返回。”

“万一孙策也做着跟主公那时相同的打算呢?”

刘备微微点头,认可是仪所言。

兵者诡道也,不按常理出牌,反而是行军打仗中的第一常理。

“诸位以为孙策是否会沿淮河进攻下邳?”刘备问道。

法正仍然坚持己见:“正依旧认为不会。”

“去岁主公遣石将军偷袭袁绍粮仓时,关将军所在郡与石将军所在郡相邻,兼石达开部众不过几千,接应难度不大。”

“可现在孙策和朱元璋最近的地方也与下邳、彭城间隔一个郡距离。”

“一万大军,想掩人耳目偷偷逃走,难度比石将军当时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除非孙策或者朱元璋能提前打通一条道路,确保这支军队在失败后能顺利撤走。”

照法正的意思,再考虑到地缘位置,孙策要想派兵到下邳救援杨坚,要么提前打通扬州到下邳的道路,要么提前打通汝南到彭城的道路。

汝南到彭城隔着沛国,前者就是孙策现在正在努力的。

后者孙策鞭长莫及,要努力也是朱元璋努力。

但关键是结果都不确定啊。

总不能道路还没打通,就把军队派来吧。

万一失败的时候他还没打通道路呢?

一干谋士盯着地图,思考孙策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良久之后,刘伯温把手指按在广陵郡上:“孙策军既然能顺流而下到达下邳,为何不能继续顺流而下到达广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