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71:先平杨坚(第2页)
“先攻广陵,无异于坐待杨坚操练军队,收纳难民,是为养虎为患也。”
“再者,杨坚盟友孙策已占据汝南,与彭城郡之间只隔着沛国。”
“万一曹操返回不及时,或者战事不利,致使沛国亦落入孙策手中,杨坚得到支援,更难平定。”
“因此晔建议先平杨坚。”
刘晔说完,陈登出列,补充道:“登亦赞同刘祭酒观点。”
“左将军有所不知,淮河由东向西流经汝南、九江、下邳、广陵,哪怕沛国没被孙策占领,其依旧可通过淮河遣水军入杀至下邳。”
汝南现在在孙策治下,九江是盟友朱元璋的地盘,理论上存在放行的可能。
因为是徐州本地人的缘故,陈登对淮河的流向比较清楚。
“凭杨坚区区五千人,怎么抵御左将军和曹安东?”
“所以孙策的支援是绝对会到达的。”
“不速平杨坚、让孙策放弃支援,待孙策水军到来,收复彭城郡便会万分艰难。”
徐庶同样赞同刘晔建议,讲道:“广陵弹丸之地,不足以供养杨秀清大军。”
“而杨秀清孤立无援,没有地方补充粮草。”
“晾他一段时日,其必不战自溃。”
“这段时间正好拿来剿灭杨坚!”
最终,刘备一锤定音,决定先平杨坚。
之后,刘备又询问几人怎么个攻打法。
徐庶分析道:“主公由北向南至下邳,琅琊、北海皆为大军后路。”
“可东海一郡,主公只占有厚丘两县,未免太过危险。”
“一旦两县沦陷,主公便困死在了下邳中。”
“因此庶建议主公遣主力打东海,先稳定好后方,再分别从下邳、东海、鲁国发兵,三路夹击彭城郡。”
豫州鲁国与彭城郡接壤,远在豫州的陈庆之也能辅佐彭城郡战事。
到底是统筹一方的军师,考虑问题十分全面。
陈登瞅准时机,再次说道:“岳将军武略超群,可当大任。其为徐州人,对彭城郡地形也较为了解。”
“登愿担任岳将军幕僚,辅佐岳将军进攻彭城郡。”
高傲的陈登亲自举荐人才,真难得,刘备腹诽。
于是他同意了陈登的请求,命岳飞为主将,率领岳家军自下邳攻打彭城郡。
新招募的士卒还不能拉上战场,刘备担心岳飞兵力不足,又拨给他三千步卒。
从政治角度讲,现在糜竺变成了岳飞的天使投资人,陈登也倾向于扶植老乡岳飞,刘备顺水推舟给岳飞补充兵力,便能彰显自己对徐州人的重视,收获以糜竺和陈登为代表的徐州势力的忠诚。
从内心角度讲,刘备也希望岳飞立下大功,自己趁机拔擢与之一衣带水的糜竺、陈登。
之后,刘备安排范仲淹领兵一万,以孙安、杜壆、臧霸、栾廷玉、寇封、狄青为副将驻守下邳。
自己则率主力军队返回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