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61:项羽出击(第2页)

“在下李文忠,见过霸王。”

李文忠19岁随舅舅朱元璋打仗,天赋异禀,待人接物亦彬彬有礼,性格不似高澄那般张扬,真正的进退有度,有大将之风。

项羽回礼,着急询问:“吴侯遣将军来,可是欲令羽出兵伐徐?”

李文忠点头:“然也。”

“吴侯命我率三万大军交于霸王之手,此战辎重皆由扬州一手负责,无须您担忧。”

“文忠前几年曾攻过广陵,对当地地形颇为熟悉,特作副将辅佐霸王。”

“吴侯非不信任霸王,只是希望战争能更顺利一些。”

时至今日,项羽对颜面已经不似先前那般重要,呵呵笑道:“有李将军相助,此战必可大捷。”

“届时吴侯同时占据淮河、长江天险,坐看天下成败,纵观天下诸侯,谁是敌手?”

读三国,长江出场频率最高,黄河其次,淮河存在感相对较低。

因为曹魏每每南下,总是要面对如何渡过长江的问题。

而淮河流域在官渡之战前便全部落入曹操手中,吴国都没能打过长江以北,淮河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作者唯一知道的一次淮河登场是刘备做徐州牧抵御袁术时,两军于盱眙、淮阴一带作战。

盱眙、淮阴便在淮河以北沿岸。

事实上,淮河同样是一大战略要地。

先不论沿岸土地肥沃、百姓众多的经济意义,南北朝时期,当南方朝代控制淮河流域后,北方王朝连度过淮河都成问题。

南北朝持续169年,南朝骇人听闻的昏君同样没少出,就这样也一直坚挺到北齐时才彻底失去淮河流域地盘。

丢失也是因为南梁自己乱了,给了北齐趁虚而入的机会。

此外,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分布有合肥、寿春等重镇,易守难攻,更坚定了朱元璋要夺取广陵的决心。

“只要来的不是常遇春,在下便毫无怨言。”

项羽现在还记着攻打南阳时常遇春“挑衅”自己的仇。

李文忠笑着恭维项羽:“霸王海量,文忠佩服。”

三日后,项羽起兵三万五千人,以李文忠为副将,携项燕、项梁、季布、英布、龙且六将,杀往广陵。

在到达广陵前,项燕忍不住私下询问项羽:“莫非霸王已失去争霸天下的雄心,甘心做朱元璋一家犬?”

项羽摇头:“非也。然朱元璋遥控我军辎重,一旦反叛,我军三日之内便会断粮,不战自溃。”

“为今之计,只能设法远离朱元璋,再寻一地方补充粮草。”

“至于后续如何,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