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燑 作品

第422章 惨被打脸葛钧山,守不住底线!(第2页)

“当年汽车产业政策都模糊不健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利益纠葛!”

说起这件事,廖晨曦是真一肚子委屈。

杨融这家伙真是把盛阳市,乃至整个宁辽省给坑惨了。

二十多年前。

杨融退伍之后,离开故乡汉东。

别人都是下海经商,他却是去了东南亚当雇佣兵。

也不知道干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反正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原始资本的他,到了香江后跟人合伙开了一家证券投资公司。

在金融证券市场上搞了很多年后,他成了个金融老油条,特别会资本运作。

到了九十年代,大量的外资涌入内地投资,杨融也赶时髦,弄了个香江公司来到东北。

他很快相中了,正进行国企改制的盛阳金利汽车厂,并果断投资买下了一部分股份。

而且他不仅给厂子带来了资金,还同时通过一些见得光的手段,弄来了一些人才和技术。

那时候大家都以为杨融是救星,会让盛阳金利汽车做大做强,龙国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

谁知道,股份改制后没多久,杨融就提议应该让公司上市,通过资本手段募集资金以便加快发展。

那时候相关政策还不规范,考虑到杨融也确实有能耐,他投资入股后,很快让公司造的面包车好用又好卖。

于是乎。

杨融迅速开始了上市计划,他打算要让盛阳金利汽车到米国上市。

为了符合相关规定,他先注册了一家名叫华晟汽车的离岸公司,然后又在国内搞了一个非营利性的公益基金会。

通过离岸公司控制基金会,再由基金会控制盛阳金利汽车,最后让华晟汽车成功在米国上市,并融资了上亿米元。

那可是1994年的上亿米元!

有了这一笔钱,公司招兵买马、大举扩张,融来的资金不够,就贷款上马新项目。

随后几年,华晟汽车又孵化出了三家上市子公司。

短短几年不到,公司就已经市值好几百亿,在微型车市场上占有极高的份额。

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华晟汽车必将成为宁远省的龙头企业,让宁远省成为汽车工业大省。

谁也没想到,就在一片欣欣向荣之时,亚太金融危机爆发。

这下股价暴跌、市值蒸发,糟糕的经济形势让公司业绩持续下滑。

那时候,大量的国营企业改制,数百万下岗职工需要安置的时候。

宁远省硬生生的挤出了一笔资金,帮助资金链断裂的华晟汽车走出困境。

随后两年,公司走出困境,听说业绩逐渐恢复、股价也慢慢回升,省里自然要催问华晟汽车还钱。

迟迟讨债不成,宁远省就抽调精兵强将进驻公司着手调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杨融早就用极为复杂的股权结构与人事体系,将华晟汽车变成了他在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

他制造大量的虚假业绩美化财务报表,而让他还钱他没有,让他拿股权抵债,他反而还要狮子大开口。

事情曝光后,不仅股价暴跌,还挨了重罚,公司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

廖晨曦抽调多个部门精兵强将,组成了一个省级的工作专班,去解决华晟汽车的烂摊子。

结果口水仗没少打,进展却没多大。

在此期间,葛钧山又给压力了。

他想让国际知名车企宝马来盛阳投资。

盛阳的华晟汽车,有工厂、有工人,造车也很多年了。

加上盛阳也有足够的重工业基础,有一定的汽车产业。

一直想要拓展龙国市场,通过本地生产降低成本的宝马,也有兴趣投资建合资车企。

况且盛阳不仅愿意白送一大片土地,还承诺会为外籍职工修建医院、学校、公寓,甚至一条德式风情街。

双方一拍即合,合作洽谈进展火热。

既然杨融不好好干,那就别干了。

把他踢出局,正好让宝马入股华晟汽车。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华晟宝马。

然而……

杨融这些年在盛阳也不是白混的。

他在华晟汽车里,也还是上下公认的总经理、大股东。

消息灵通的他,得知省里不打算跟他磨嘴皮子后,直接就跑了。

对廖晨曦来说,这事儿自然就麻烦了。

以前的历史旧账,却要他来解决。

他本想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搞出问题的人。

可惜……

杨融跑了!

葛钧山背负双手,来回踱步走了两圈。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跟我说呢?”

“我这不是怕你生气吗?万一气坏了身子咋办?”

“他跑路后,就没任何回信吗?他持有的股权好歹也能值点钱,难道他就一分不要吗?”

“他托人带过话,说给他一百亿,他和华晟汽车再无瓜葛!”

“一百亿?他疯了吗?这么想要钱,怎么不去银行抢?”

“别生气,别生气啊老葛!”

“我……”

葛钧山重重叹息了一声。

一屁股坐下来后,端起三鲜鹿茸羹就开始一顿猛吃猛喝。

仿佛碗里不是鹿茸羹,而是狮子大开口的杨融。

解决了三鲜鹿茸羹后,葛钧山把碗往茶几上一撂,拿起纸巾擦了擦嘴。

“一百亿是绝对不可能给的!”

“宁远省已经穷得快叮当响了,哪还有钱给他?”

“你回头托人带话给他,就说念在过去他的功劳份上,可以给他五亿!”

廖晨曦苦着脸道:“一百亿砍到五亿,他恐怕不会答应呀!”

葛钧山重重冷哼一声。

“如果他给脸不要脸,那他弄虚作假、操控股价、侵吞国有资产等种种罪行,就别怪我们给他来个大清算!”

“到那个时候,别说拿着五个亿体面退出,他甚至还要被咱们发国际通缉令,让他这辈子都活在恐惧当中!”

葛钧山的话掷地有声,没有一丝一毫商量的余地。

以他的职务级别,当然可以一言定生死。

“好吧,我记住了。”

“你别光记住,你还得抓紧办!经济搞不起来,你还怎么进步?”

葛钧山恨铁不成钢的瞪着廖晨曦,气鼓鼓的说道:

“跟宝马的合作,必须抓紧落实,咱们是可以多做一些让步,但他们也必须要多用国产零部件,在盛阳要形成汽车产业集群。”

“否则汽车倒是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了,但大部分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咱国内工厂就只是负责简单的组装,说出去都他妈丢人!”

廖晨曦连连点头。

“明白明白,我一定会争取让他们多用国产零部件,将咱们省的重工业基础给利用起来。”

葛钧山不轻不重的嗯了一声后,接着又问道:

“跟樱花人的谈判,进展如何了?”

廖晨曦叹息道:“他们不愿意转让高铁技术,只想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让咱们当组装厂。”

葛钧山被气笑了。

“什么意思?希门子都愿意,他们不愿意?他们还想不想进入咱们龙国的高铁市场?”

廖晨曦苦笑道:“他们想啊,他们还说只要咱们能说服铁路总署建京盛高铁,他们可以出钱投资,但前提是列车必须采购他们的。”

说完这话,廖晨曦小心翼翼的观察葛钧山。

以为他会暴跳如雷,掷地有声的说绝不妥协,高铁岂能让外国人控股。

结果……

葛钧山很快笑道:

“他们真要这么说,那就干!”

“赵瑞龙能投资建高铁,凭什么樱花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