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燑 作品

第406章 嫉恨赵立冬?知道莽村的莽字怎么写吗?

午后。京海市青华区。

办公楼前,区长龚开疆刚要抬腕看表。

身后就传来区委书记孟德海的声音。

“马上两点了,赵市长的车,是不是堵半道上啦?”

一听这话的龚开疆,当即转身并露出标志性的谄笑。

他太清楚,孟德海和赵立冬关系不好。

之前赵立冬是京海市政法书纪,孟德海是市公安局长。

赵立冬算是孟德海名义上的领导,但两人却因为政见不合,相处并不融洽。

而且孟德海一直怀疑,赵立冬是前京海地下黑恶大佬徐江的靠山。

他借用调查黄翠翠死亡案,让市刑侦支队里正义感十足的安欣,接近徐江的忠实小弟疯驴子,成功打入徐江的犯罪团伙。

发现所谓的‘上山’,其实就是组织安排贪官奸商们,搭乘徐江的游轮出海寻欢作乐,到了外海就不容易被突击扫荡,也比较隐蔽。

安欣好不容易传回情报,孟德海也部署了充足警力。

他亲眼看到了赵立冬等人上了徐江的游轮,都准备一网打尽了,结果却被安长林给劝住,说事关重大必须汇报。

等向市委汇报后,抓捕行动自然也就失去了突然性,本该在游轮上被一网打尽的赵立冬等人,早就都搭乘快艇跑了。

而冒死卧底的安欣,要不是跟师傅曹闯学了一招,在袖口里藏刀,及时割掉了绑住手脚的绳子,那晚必将因公殉职。

再后来……

赵立冬在市委会议上,主动承认了他曾上过徐江的游轮,但只是去谈工作。

说在以前的下岗潮中,徐江安置了不少人就业,也算是市里的知名企业家。

徐江指定要在游轮上谈工作,赵立冬也没过多警惕就去了,但并没有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

由于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他就没有向市委汇报,直到京海警方调查黄翠翠的死亡案,他才想起。

为此,他主动道歉认错,并恳请省纪监给了一个警告处分。

可这样的鬼话,谁信呢?

别说安欣不信,孟德海和安长林都不相信。

奈何手里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徐江的靠山就是赵立冬。

并且很快,畏罪潜逃的徐江,还死在了荒废的京海老钢铁厂。

这一下,更加死无对证了。

而事情到这一步,还并没有完。

徐江案子结束后,舅舅黄老在省组织部的孟德海,调任青华区当书纪,而没靠山的安长林,则调任去了勃北市当局长。

赵立冬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半点负面影响。

他反而因为促成了侄儿赵瑞龙的惠龙集团,接手临江新义集团破产后留下的烂摊子,并在京海投资了风电项目,进步成了京海市长。

所以……

以前就跟赵立冬政见不合,还怀疑他是徐江靠山的孟德海,自然对赵立冬很不待见。

可赵立冬呢?

成了京海市长之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不再是忙于各种饭局应酬,而是忙于为京海谋发展。

比如京海的经济体量和常住人口,暂时还达不到修建地铁的标准,但迅猛发展的经济,以及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迟早会让城市交通不堪重负。

为此,他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城市交通,启动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筹措大量资金改扩建城区道路,并新建多条城市快速主干道和环线。

建设地铁必须要得到国家批准,即便批准了,一条线从开工到运营少说也要四五年时间,在此之前日益庞大的交通出行需求,该如何解决?

赵立冬给出的办法,是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也就是所谓的brt公交。

他闹市区建高架桥,非闹市区划专用快速路,让十八米长的大容量智能化铰接公交车,可以全程无红绿灯快速运营。

为了确保安全高效,每一个快速公交车站还是封闭式的,进站要过安检,车没到会有屏蔽门防护,车辆进站才开启。

由于整个工程还在施工,这种不同于轻轨和地铁的公交系统,到底能不能做到运量大、准点高、安全性好,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

大规模的交通建设,让京海市区几乎快成了一片大工地。

似乎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在打围施工,听到机械轰鸣。

也正因如此。

孟德海说赵立冬的车,是不是堵半道上了。

这话听起来,自然充满了调侃味道。

堵车导致不能准时抵达。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堵车呢?

还不就是你赵立冬,疯狂大搞城市建设啊!

对此,龚开疆这跟老油条,当然揣着明白装糊涂。

“应该快了吧!”

孟德海唇角微扬,轻哼一笑。

负手而立站门口,若有所思的看着院外。

“按照风电产业论坛的日程规划,明天就该到咱们京海了。”

“从部委到省里,再到各大央企国企,以及众多专家学者。”

“大量重量级嘉宾要来咱们京海市考察调研,赵市长忙得不可开交也实属正常!”

龚开疆笑眯眯的站在一旁。

他觉得孟德海,真是有点阴阳过头了。

在他看来。

赵立冬以前是不太干净,跟徐江来往密切。

但过去的事,就不能过去吗?

要说不干净,自己其实也一样。

就比如当初在京海电信公司的时候,就在老战友儿子曹斌的介绍下,帮了高启盛兄弟俩,在京海旧厂街开起了强盛小灵通专卖店。

从那之后,自己便和高启盛兄弟俩结缘,没少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给他们兄弟俩的强盛集团提供方便,他俩也很识趣,没少给自己送土特产。

另外,赵立冬当了京海市长,背靠汉东赵家和惠龙集团的他,一系列政策颁布实施,不仅让京海的公职人员们待遇变好不少,也让经济大幅增长。

如今谁都说赵立冬这个市长当得好,唯独孟德海依然还放不下旧事。

“哼,我说什么来着?”

“两点整了,车就是不到!”

孟德海敲了敲手腕上的表,一脸的戏谑不满。

眼看着孟德海就要负气转身离去,龚开疆赶忙劝道:

“再等一会儿吧!兴许马上就到了!”

孟德海冷哼道:“说好下午两点到的,到点没等到人,我还等什么呀?”

龚开疆连忙低声劝道:“老孟你消消气儿,王秘书说了他们要来,就肯定要来,只是路上可能临时有事耽搁了,咱们就再等等吧!”

看了看周围后,龚开疆又压声音提醒道: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也该为青华区几十万百姓的福祉着想吧?”

“咱们青华区为什么经济年年排行全市倒数?那不就是因为交通落后,导致经济发展困难吗?”

“想把经济搞上去,就得招商引资,但投资商来咱青华区一看,出行不便,立马就没了多大兴趣。”

孟德海目光轻佻的斜瞥龚开疆。

“你想说什么,不妨明说!”

龚开疆谄笑道:“我想说咱们为官一任,就应该想办法造福一方,即便私人之间有恩怨,也不要影响到发展大局。”

“而咱们青华区要想有大发展,就得想办法修通高速公路,打通困扰咱们全区经济发展的肠梗阻,否则……”

孟德海插话道:“要想富先修路,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得着你教我?”

龚开疆笑道:“我没有教你的意思,我是想说赵市长挺支持咱们青华区的,我想他既然都能支持在盘龙山上建风电项目,那也完全有可能同意建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