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彼岸花(八)(第2页)
"她...还好吗?"凌基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
卫子歇望向南方,眼前浮现出那个在梅林中练剑的身影:"回府后安静了许多。每日寅时起身练剑,午后在书房批阅文书,偶尔去梅林走走。"他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前日还学着做了红豆酥,虽然烤得焦黑,却硬说是照着当年她爹爹给的方子做的。"
凌基的嘴角微微抽动,从怀中取出一个褪色的锦囊。锦囊上用金线绣着朵小小的梅花,针脚细密整齐——是碧水夫人的手艺。"这是温将军临终前托我转交的。"他轻声说,指尖在锦囊上轻轻摩挲,"他说...等梅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再给你。"
卫子歇接过锦囊,里面是一缕乌黑的青丝,用褪色的红绳仔细地系着。他认得这是瑾潼那年剪下的头发,当时先生说要留着给她将来的夫君。没想到...
"替我...带句话给她。"凌基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目光却异常明亮,"不说也无妨,毕竟我算得上她的杀父仇人,我还在一日,齐魏就不会再起冲突,我们也需要这份和平。"
卫子歇郑重地点头,将青丝和青霜剑一同包好。夕阳西下,两个昔日的仇敌在温北君墓前席地而坐。凌基从马鞍上取下一坛陈酿,拍开泥封的瞬间,熟悉的梅香扑面而来——正是"雪里香"。
"先生最爱这个味道。"卫子歇轻声道,看着酒液在粗瓷碗中荡漾。
卫子歇将第一碗酒缓缓洒在墓前:"记得那年冬天,先生带着我们去终南山采梅。瑾潼那丫头非要跟着,结果冻得直打哆嗦。"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先生就把她裹在这件战袍里,一路背回来的。"
酒过三巡,两人谁都没有再提那些血与火的往事。只有墓碑上的战袍在风中轻轻摆动,像是也在聆听这些尘封的记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虞王府梅林中。
温瑾潼坐在青石凳上,膝上摊着一卷《孙子兵法》。午后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梅叶,在她月白色的衣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知画轻手轻脚地走来,将一碟还冒着热气的红豆酥放在石桌上。
"郡主,卫将军派人送信来了。"知画的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这片宁静。
温瑾潼放下书卷,接过那封带着风尘的信笺。展开的瞬间,卫子歇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
"瑾潼,见字如晤。先生墓前梅花盛开,比往年都要艳丽。青霜剑已取回,剑穗上的平安结完好如初。'"
她的指尖微微发抖,信纸上的字迹似乎模糊了一瞬。
"府中新栽的绿萼梅可还活着?记得按时用沉水香熏衣,莫要贪凉。吴总管说您前日又熬夜批阅军报,这可不行。先生若知道了,准要罚您抄《黄帝内经》..."
信纸突然被一阵秋风卷走,像只白蝶般翩翩飞向梅林深处。温瑾潼没有去追,只是轻轻拿起一块红豆酥。酥皮在她指尖碎裂,露出里面暗红的豆馅。她小心地咬了一口,甜中带着微微的涩,像极了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梅林深处,那株新栽的绿萼梅在风中轻轻摇曳。树下一方青石上,静静躺着那把失而复得的青霜剑。剑柄上的红绳已经褪色,却在秋阳下依然鲜艳。微风拂过,红绳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等待与重逢的故事。
更远处,练武场上传来少女们清脆的呼喝声。温瑾潼站起身,月白的衣袂在风中飘扬。她望向北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爹爹,师兄,"她轻声说,声音消散在秋风里,"今年的梅花,开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