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巴司机 作品

第七百零四章 稻城!(第2页)

......

废墟城市中心地带。

一座墙体被加固的筒子楼内部,几十个穿着厚实衣服的幸存者分散四处,八九个人聚集在一个油桶前,围着冒黑烟的油桶烤火取暖。

火光映照下,是一张张被冻得通红,甚至是开裂流血的脸庞。

“玛德!”

“稻城避难基地十几天没有派人出来搜刮资源,他们是准备活活饿死我们吗?!”

“哎,怪咱们上次下手太狠,打杀十几个外出搜集物资的士兵,吓得他们急忙关停站点。”

“区区十几个士兵至于吗?”

“一座生存基地,即便是小型生存基地也有二三十万人口,怎么可能因为损失十几名士兵,就放弃一整座城市的资源?”

“为什么不能?”

“地网项目第一阶段已经完美竣工,稻城避难基地不再依靠搜刮地面城市的物资运转......”

“......”

稻城避难基地位于藏地避难所跟蜀城避难基地接壤区域。

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又有不少主食跟冻肉储粮,完美符合临时避难所的各个条件。

在灾难初期,藏地避难所跟周边几个生存基地尚未打造完成,便将一部分幸存者运送到稻城避难基地过渡,分担藏地避难所的压力,让藏地避难所熬过最艰难的阶段。

大量幸存者涌入稻城避难基地,确实缓和几个中大型避难基地的压力,但也给稻城避难基地带来超负荷的负担,严重影响稻城避难基地的发展,储粮更是大幅度缩减。

为给幸存者提供维持生命体征的食物,他们不得不搜刮周围城市的资源。

渐渐地,便形成固定的任务模式。

后来,藏地避难所跟周边几个生存基地的地下生存城市颇具规模,地网项目第一阶段也竣工,又把初期安置到稻城避难基地的幸存者,接回各自的地下生存城市。

同时给稻城避难基地运送一批物资,让稻城避难基地能够稳定发展。

这种事情,对很多中小型避难基地而言,并不奇怪。

问题是随着初境幸存者数量增加,各个地下生存城市出现不少违反规定的初境幸存者,不愿接受处罚而选择逃离基地,来到外面寻找所谓的自由生活。

可惜,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友好。

到处是奇奇怪怪的新生物,气候一天比一天严寒,能源跟食物越来越少,得不到任何补充。

于是,他们就把主意打到外出执行任务的士兵身上......

“再等几天吧。”

一名初境幸存者沉声道。

“这几天里,我们分组外出搜刮点资源,多多少少要找点食物跟燃料回来,缓解眼前的困境,如果再过几天基地依旧不派人出来,我们只能换一个站点谋生了。”

“外出?”

其余幸存者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他们就是不愿执行太危险的任务,才走上不归路的。

结果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

不,如今的处境,明显比不上在基地内的生活,至少,在基地的时候不需要为温饱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