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开仓放粮(第2页)

七个乡绅汗如雨下,身体如打摆子一般颤个不停,趴跪在姜远脚下不停的喊冤。

姜远也懒得废话,怒声道:“你们即是早已买入的粮,以往卖八十文一斗,也没见你们家破人亡,且还有盈余!

尔等趁着水患,将粮价哄抬至千文一斗,这半个月来,你们赚的不是钱,是百姓的血肉!

如此奸商,本钦差岂能饶了你们!”

姜远一挥手,对郎显道:“将这几人的粮行查封,先前卖高价粮所得银钱充公,他们粮行中的所有粮食用以赈灾!

其田地屋宅罚没,待得户部官员到来后交接!”

“末将遵令!”

郎显也不含糊,调出数百兵卒,直奔这七人的粮行与家中而去。

七个乡绅闻言瘫倒在地,哭嚎着求道:“钦差大人饶命啊,我等错了,开恩啊。”

那白胡子乡绅更是巅狂叫道:“大人,你不能如此啊…千文一斗的粮价,是田昌逼我们卖的啊…我们平价卖粮就是…”

姜远哼道:“正好,田昌在大牢中思过,尔等与他一起待着吧!

本钦差还会查尔等有没有欺压百姓,若有,就不是罚没家产这般简单了!”

那白胡子乡绅闻言,吓得昏死了过去。

这些乡绅在泷河县能与唐明志、田昌共存,且能开粮行发灾民财,怎会与唐明志没有牵扯。

这些人手上,谁还没几件强夺他人良田欺行霸市的苟当。

姜远这一句话,就等于是给这些人判了死刑,西菜市口有了他们的位置。

郎显一挥手,又一群兵卒上来,将这七个如烂泥一般的乡绅,拖死狗一般,往县衙拖去。

姜远又对郎显道:“郎将军,你立即派人前往寻找上官老帅,以及徐幕将军、上官沅芷将军,黎秋梧将军。

转告他们,平叛之后立即开仓放粮!

另,只要有粮行所售之粮价,溢出五倍的,一律捉拿幕后老板,封其粮食与家产!”

郎显见得姜远令下得斩钉截铁,拱手道:“末将遵命!”

“另,派出人手,下到泷河县各村鸣锣,让灾民来县城领粮!防疫也要一并进行!”

姜远想了想,又道:“晚些时候,我会制定一些方案给你,咱们泷河县只有两千将士,麻烦兄弟们辛苦一些。”

郎显道:“侯爷说哪里话,我等吃粮当兵,不就是护百姓安危么,份内之事。”

“多谢。”

姜远拱了拱手表了谢意,转头对廖发才与独臂老李高喝道:“放粮!”

粮仓的大门缓缓打开,数百朱武关的将士将一个个大麻袋扛了出来。

挥刀一划,麻袋裂了开来,金黄的麦粒与稻子倾泄而出。

灾民们见得姜远真的会发粮,争先恐后的往前挤,他们的眼里皆有了色彩,不再是空洞与麻木。

场面一时间混乱起来,好在郎显早有准备,调了一千多的将士在此维持秩序。

杜青也运了真气,使了狮吼功一遍又一遍的喊:“都有粮吃!若谁不排队便不发粮!滋事争抢者杀!”

经过杜青的喝喊,以及众多将士拔出寒光闪闪的刀,灾民们短暂的骚乱过后,终于变得有秩序起来。

当灾民们用口袋,或者破烂的衣衫兜住黄灿灿的麦子时,他们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钦差真的是来救他们的。

“青天大老爷啊…”

“谢老爷的活命之恩呐!您们都是菩萨转世!”

一众领到粮食的灾民,齐齐跪下,口呼钦差青天大老爷、菩萨,对着高台上的所有人行跪拜大礼。

廖发才第一次见得这场面,眼角有点发酸的同时,也很自豪。

毕竟灾民们感谢的不仅是姜远,也包括他在内。

行走江湖十几年,现在才发现,所有的过往皆不及今日所为有意义。

“唉,老子眼角进沙子了,老子,给我吹吹。”

廖发才揉了揉眼角,有些不好意思的朝独臂老李说道。

独臂老李拍了拍他的肩,老眼看着台下跪拜的灾民,似有感同身受之感。

他在从行伍之前,也在灾年里当过流民。

姜远重重叹息一声:“其实百姓们想要的很简单,有饭吃,有衣穿便能满足。”

姜远见得有序放粮,也便不再在此多耽搁,命郎显派可靠之人在这里守着。

发粮只是第一步,姜远要赈灾却远不止这么简单。

姜远回到衙门,先给赵祈佑写了奏章,说明淮州的灾情,请求派户部官员下来统筹受灾农田、清查伤亡百姓之数。

并建议尽快任命新的府尹,与各县县令来此上任,同时举荐庄福山之子庄长?为泷河县县令。

除了这个,他还要安排整个淮州府的防疫灭疫、官员清算,估算修复决口河堤的钱粮支出等等。

事情多且急,姜远恨不得将自己劈成两半用。

时间又过了十日,格物书院的三百六十一个学子,在禁军致果校尉花百胡的护送、先生苏逸尘、讲武堂学子木无畏的带领下,先行赶到了泷河县。

他的援兵终于又到了一波。

让姜远惊讶的是,瑞云县主赵欣也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