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以孝为先(第2页)

再者,党西虽与大周结了万世之盟,但盟约这玩意就是用来撕毁的,到时谁知道党西会不会亮出獠牙,在大周的背后咬上一口?

所以赵祈佑与姜远都选择了隐忍,今日召七国使节进宫的目的,也不是非要揪出是谁干的,而是敲打、分化七国使节,让他们相互猜疑防备。

但此时的情况却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顺利进行,首先图门上来就献了个短平快的策略。

接着,藤原次郎又用话语将七国使节无形的捆在一起,意思也很明显,没有证据就怀疑他国使节,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然后,荀封芮与一部分官员以礼仪之邦,待客以诚之类的话自缚,这戏就有点玩不下去了。

赵祈佑只觉头大的很,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姜远身上,希望姜远能给出一个既能分化敲打七国使节,又不伤和气的办法来。

姜远暗吸一口气,暗道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在这大殿中的人无论是本朝官员,还是他国使节都不是易与之辈。

姜远想了想,拱手道:“陛下,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没有证据嘛,怀疑谁都不好。

我大周乃是礼仪之邦,礼仪自是要的,但臣的家人被刺受伤却是真的!”

姜远说着,目光缓缓扫过七国使节,在每个使节的脸上都停留了一会。

图门的脸依然是黑的,见得姜远的目光,倨傲的抬着头,一副关我毛事的样子。

格桑仁次却对姜远露了个微笑,藤原次郎则是谦卑有礼,还微微顿了个首。

至于其他四国使节,则皆面露担忧之色。

姜远表情阴寒的在每个使节脸上盯了一会,又对赵祈佑道:

“陛下,除夕夜臣的父亲与岳父大人被刺受伤,所谓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虽我家中两位长辈无性命之忧,但做为儿子/女婿,臣怎可不报此仇!

臣已有怀疑的对象,就在这些使节之中!”

七国使节听得姜远话说得这么斩钉截铁,又不由得互相怀疑起来。

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那些刺客虽然自毁了面目,但做为与其交过手的当事人,姜远肯定是能判断出来一些的,只是明面上的证据没有罢了。

姜远双手抬起,将自己的官帽摘了下来:“陛下,臣自辞爵位!”

太和殿中的百官见状大惊,不是说着刺客之事么,丰邑侯怎么突然就摘了自己的官帽了?

赵祈佑也急声问道:“丰邑侯,何至如此!姜爱卿与上官爱卿遇刺之事,朕自会给你查清!”

姜远朗声道:“臣怀疑那刺客就是某国使节派出的,那些刺客所使武艺…像北突…”

图门一听这话急了:“丰邑侯,你敢赖我北突?”

姜远却不理,又看向格桑仁次:“也有点像党西秘术…”

格桑仁次笑道:“姜兄,话可别乱说…”

姜远又看向藤原次郎:“嗯,也有点像扶桑忍术…”

藤原次郎脸色微变,却并不言语,连一丝慌乱都没有,姜远都佩服这货的定力。

姜远略过藤原次郎,看向高丽等国的使节:“也有点像手搏之术…”

高丽、白济、新逻的使节闻言同时而怒,因为这三国都是紧挨着的,手搏之术为这三国主流派武技。

姜远这一句话就将这三国使节全列成了被怀疑的对象。

姜远捧着官帽又对赵祈佑道:

“陛下,明面上的证据也无需查了,臣自请辞爵,如此一来,臣就是一介白身,代表不了大周,也代表不了大周官员,只是一个普通百姓。

刺客刺杀我的家人,那便是与我的私人恩怨,我就不需要什么证据了,只要有怀疑就行!”

姜远顿了顿,声音冰冷起来:“如若我报复错了人!陛下也可以下旨缉拿我,砍我的脑袋。

但若朝庭一日没能缉拿住我,我便按我怀疑的对象追杀下去!

我大周乃礼仪之邦,又以孝为先,伤我家中长者之仇不报,何以为孝。”

这话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姜远这是要耍无赖了,那岂不是只要被他怀疑上的,都有被刺杀的风险。

就连荀封芮都觉脖子直冒寒气。

先不说姜远与上官沅芷本身就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鹤留湾本身就有高手。

前太子赵弘安派人数次袭杀姜守业,都被一个剑客击退,那种高手都能为姜远所驱使,要杀个把人不要太简单。

各国使节也面面相觑,图门与格桑仁次实实在在的见识过姜远的实力的,丝毫不怀疑姜远能否做到。

藤原次郎更是生出一股寒意,他的体会更深,毕竟像井上麻野这等刀术大师都栽了。

藤原次郎甚至怀疑,姜远本身就是一个武艺高手。

高手化身成刺客,谁能防得住。

一众使节皆有些惊慌,又各自暗恨那指使刺客之人,如今这火烧到了所有人头上。

只要自己在燕安一天,那岂不就是把头伸在丰邑侯的刀下?

更要命的是,姜远要以平民的身份报仇,便是真杀了各国使节,也不会牵连到大周朝廷。

他们若被枉杀,讨理都没地方讨,顶多让自己的王庭向大周施压,抓住凶手砍了脑袋给个交待就完事了。

且不说到时大周皇帝会不会真抓姜远,就算真抓了,这些使节的命不也早没了么,那顶什么用。

赵祈佑摸着下巴叹道:“丰邑侯有如此孝心实乃可嘉,在我大周为官为爵都是自由的,你想辞爵,朕也不能真拦着不让。”

赵祈佑这话再次让众人震惊,他这么说,不就是明摆着让姜远以平民之身报私仇么。

荀封芮正想出来阻止,却又听得赵祈佑道:“但你屡立大功,朕实是不舍,且让朕考虑个十天八天的。”

一众他国使节闻言皆松了口气,有十天八天的够了,燕安不宜久待,还是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