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538章(第2页)

后面统购统销,农村的产出都被运进城里,农村反而没剩多少好东西。

“你家老二老三多大了,没几年就要娶妻了吧。

我和你说,那何师傅在城里路子广,要是给他们在城里找个工作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别的不说,就轧钢厂,随便也能要到个帮厨的位置。

这两年轧钢厂新开了几个车间,增加不少工人”

张媒婆还在不断帮着说好话,最重要的就是秦淮茹的两个弟弟,如果需要可以让何大清帮忙弄进城里当工人赚钱。

这可是个加分项,秦家愿意把女儿嫁进城,在张媒婆看来,或许也有借助女儿进城的关系,给自家孩子在城里谋个差事儿的想法。

继续跟着做农民,那不过是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

就算这个时代,都知道宁愿进城也不要待在乡下。

后来“一五”计划,工人扩招以城市青年为主,到了“二五”期间赶上大跃进,城市青年不仅都安排工作,乡下青壮也吸收了不少。

打工人,到了59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部分进城务工的人员都被退了回去。

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下岗潮”。

张媒婆在秦家吃了午饭,再次约好时间,这才离开秦家屯。

秦父花钱雇了村里牛车送一送,还约好明早还有一趟。

张媒婆坐着牛车到了顺义,在车站坐上公交车回到四九城,第一时间就赶到95号院。

“今天辛苦了,拿着喝口水润润嗓子。”

昨天龙老太太拿了两万给张媒婆,让她尽快传话,今天人家就来了,龙老太太又给了两万,出手是真的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