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513章(第2页)
第二天白天院里妇女们聊天的时候,自然就传出去了。
院里总共就四十口子人,这里面还有小孩,摊下来成年人也不到一万块。
至于电灯,每户都只有一两盏灯,也就老何家占的物资多点,算是最多的了。
隔天下午无事,何大清请了个假,就把表格和钱都交到了军管会王同志手里。
“王同志,院里水管和电灯还请你费心催催,说实话,电灯老早我们就想装,可那会儿我们给钱都不给装,还有这水管也是。”
何大清陪笑着对王同志说道。
“嗯,你放心,工程很快就会开始。”
王同志这会儿手里工作正忙,到手的表格可不止95号院,那是好几条大街和两边的小街胡同都由她负责。
何大清见此情况,也只能识趣的回了。
四月底的时候,报纸上终于再次开始大规模报道半岛战争的新闻,志愿军已经稳稳守在三八线上。
对当天的报纸,何大清没怎么关注。
不过,事情的演变就是这么神奇。
他不关注,偏偏这天发行报纸的动静却是不小。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被刊登在报纸头版上,同时登载的还有许多最前线的先进、英勇事迹。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内人民知道了前线的不容易,于是开始自发的捐钱捐物,到后来捐赠的热情逐渐席卷全国。
都知道这场战争的意义,一个刚刚解放的新中国要去正面硬刚百年的老牌帝国有多不容易。
而何大清关注啥?
自然是南锣鼓巷正在拉的水管和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