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505章(第2页)
不过,对于杨为民的提问,何大清有些疑惑的问道:“轧钢厂?这里许多人都比我更熟悉。”
“是这样,据我们了解,轧钢厂最近一年多招了不少学徒工,但是这些学徒工的工资一直都很低”
随着杨为民婉婉道来,何大清也总算明白是什么意思。
只能说,这时候的政府真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考虑。
轧钢厂招收的学徒工,中午管饭,自然每月发的工钱就很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不少学徒工其实已经有正式工人的技能,只是依旧只能拿着学徒工的工钱。
这让军管会的干部认为很不公平,学徒工也是干着正式工的工作,但是因为身份不同,每月工钱就要少许多。
“是这样的,杨主任,厂里正式工名额有限,实际上大部分工人都是学徒或者临时工,只有重要岗位,不可替代那种,才能成为正式工。
所以,就算学徒已经达到工人的条件,如果厂里没有必须让他们上的重要岗位,都不会考虑让他们转正,因为这意味着要每月多付许多工钱。”
何大清倒是知道怎么回事儿,都是为了成本考虑。
轧钢厂的工人,绝大部分都是学徒工,而那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比如翻砂工人,那都是临时工。
为什么这样,当然是便宜。
就算是食堂,那些帮厨,其实和临时工都是一样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学徒工。
也只有几个厨子,才算是入了轧钢厂的正式编制,是这里的工人。
“那些学徒工离开这里,四九城也没有几家钢铁厂,他们还能去哪里”
何大清知道叫他来的目的,也没隐瞒,侃侃而谈他知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