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第2页)

谁都不是傻子,政府就算想要卖地交给个人开发,也多走招投标模式,招标的地块大,位置好,中标的金额就大,再加上后期建房的费用,等闲人谁也吃不下这么大的盘子,所以也难怪,房地产刚刚放开,涌入的多是香江的商人或是外商。

“大伯选择把厂子建在羊城,是因为拿地便宜?”

周庭桉听完宁宁的话,若有所思。

“古往今来,最繁华的城市,除了政治中心,多是港口城市,你觉得以后政策放开,先发展起来的是沿海还是内陆?而且,庭桉哥哥,你是不是忘了,羊城和鹏城离哪里近?” “香江!”

周庭桉恍然大悟。

“所以,市场开放,羊城鹏城会飞速发展起来?”

孟祁宁点了点头。

“想提前在那边布局?”

孟祁宁抬眸,只能看到庭桉完美的下颌线,却看不到他的表情。

“不合适,”

周庭桉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如果大伯他们不准备做地产,我或许会在羊城那边布局,可大伯他们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我要是进入,岂不是和孟家抢市场?”

“明知道以后房地产会赚大钱,放弃不会心疼?”

“宁宁,我没有放弃房地产,我只是放弃羊城鹏城那边的市场。”

周庭桉心里明镜似的:“大伯他们的态度很明显,他们会把重心放在东南沿海,不会在京市做房地产。”

就如工厂的产品销往很多城市,唯独没有进入京市。

这是一种无言的默契。

孟祁宁不知道怎的,突然狠狠松了口气。

明明知道前面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却能忍住不去碰,这是很考验毅力的一件事。

“你可以不必只着眼于京市,”

知道庭桉的态度,孟祁宁语调轻松。

“沪市也是很大的市场,庭桉哥哥,别忘了,我在沪市还有一套房子呢!”

“沪市一直发展的很好,我们在沪市的根基浅,怕不是那么好进。”

没建国之前,沪市作为开埠城市,发展的就很好。

“庭桉哥哥,已经很发达的地方当然不好进,但那些在普通人看来没有任何前途的郊区呢?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大趋势,一条大江,将沪市割裂成两个天差地别的地方,江西的繁华和江东的贫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知道以后谁发展的更快?”

孟祁宁这意思表达的已经很明显,周庭桉自然听明白了。

他越想眼睛越亮。

“我明白了,”

周庭桉给孟祁宁拉一下被子。

“等暑假的时候,我抽时间去沪市一趟,正好也能去看看你的房子。”

长时间空着的房子,他们要是不去看,谁知道会不会有人住进去。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纺织厂的效益不好,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打宁宁房子的主意。

宁宁在沪市的房子,也该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