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送匾
发完怒气后,顾棋栋又问,“老三去哪儿了,这几天怎么都没见到他?”
侍从回道,“三公子还在军营。”
顾棋栋哼了一声,“老三这是想当武将还是想干什么?”
侍从低头没说话,府中三位公子的事不是他一个下人能随意说的。
顾棋栋也没有要人回答的意思,眯眼沉思,老二这次的动作很难让人猜到他到底想做什么?
想到什么,他随手又招来一个人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明白了吗?”
“属下明白。”
“去吧。”顾棋栋挥挥手,让人下去了,等人走后,随手拿起重新沏好的茶,得意一笑,不能直接打听他还不能从其他地方打听吗?
顾寒烬骑马赶路,不消多久,就到了地方。
入了园子后,就有一老者迎了上来,“公子来了,先喝口水吧。”
顾寒烬摆摆手,“不用了,张老,我听说有结果了,带我去看看吧。”
张老年近六十,脸上满是皱纹,手掌干瘦,是长期劳作的结果。
“公子跟我来吧。”张老转身在前带路。
张老将他带进了一个小院儿,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农具,虽看上去有些杂乱但放的还算整齐,可见是被人用心打理的。
院子的一角种了些蔬菜,除了这处,,还有一处被种了麦种。
见张老并未将他带去农田,顾寒烬虽心有疑惑但也知张老为人,他如此做必定有理由。
果不其然,下一刻,他就蹲了下去,揪起一把荞麦,这是他在自家种的,比地里的那些晚些,还差了些日子才能收。
“公子觉得这些怎么样?”张老问道。
顾寒烬半蹲了下去,凑近仔细看了眼,上头的穗子有些黄,下方根处看上去倒是好了不少。
“这是老农调配后看这?有要枯死的样子就洒了些下去,这么些天来倒是看着好了些,说明那方子是真的有用。”张老说着说着就激动了起来。
“敢问公子,这方子是何人所赠?”激动过后,他又好奇的问道。
能写出这个方子的人肯定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他是真的很想与他探讨探讨。
顾寒烬没回答,只说道,“既然有用,还望您老多上心些。”
张老受宠若惊,就要跪下,顾寒烬拦了他,“不必如此。”
“公子放心,老头子我定不负所托。”张老神情坚毅道。
他家乡受灾,无奈逃离,幸得遇见好心人,将他推举到了这里,家里人不仅不用在担惊受怕,还能衣食无忧,他就已经很感激了。
又看了几处后,顾寒烬心里也有了数,吩咐了几句就离开了。
“主子,您说,苏姑娘是从哪儿得来的这方子,总不会是祖传的吧?”回去的路上,青五思虑再三还是问道。
若是祖传的,为何之前不用,若是用了,恐怕也许就不用逃荒了。
“这重要吗?”顾寒烬声音清淡道。
方子是如何得的,从哪得的,其实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是真的,是有用的。
“是。”青五应了声,他心底还是有疑问的,但既然公子不想让继续问那他就不问。
刚拿起缰绳,顾寒烬就想起一事,问道,“人找的怎么样了?”
青五肃起精神,“有些眉目了,在过些时日应该就会有确切消息了。”
“让他们抓紧些时间,可以多派些人手过去。”顾寒烬沉吟后,吩咐道。
软肋总要握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主子放心,属下已经去信去催了。”青五也是知道那人的重要性的,他是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的。
绕水村,赵芳送完糕点从金花婶儿家回来后,就说道,“柱子他们看到那些糕点还挺惊讶的,知道是别人送的还让我代他们感谢一声呢。”
“对了,我去的时候还挺巧的,正好碰上村里的大娘说要给柱子说亲呢。”
“说亲?”苏禾晚一下就好奇了,“那你回来时事情说的怎么样了?”
赵芳先喝了几口水才道,“我看柱子叔还有金花婶子看到都挺高兴的,柱子倒是不大愿意,想给推了,柱子叔不是很情愿,说可以先看看,最后还是柱子说家里还没什么钱才作罢。”
简单的将事情说了一遍后,赵芳还疑惑了句,“我看柱子说话时脸红的跟什么似的,话也说的吞吞吐吐的,都快把我急死了。”
苏禾晚听着又想起几天前谷苗跟她说二婶也准备为她相看些人家,觉得一切似乎跟记忆中的赵家村没什么两样。
只是不知道她哥哥找的怎么样了,之前就应该问一句的,苏禾晚懊恼的想道。
却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喜庆声,听着热闹哄哄的。
苏禾晚跟赵芳颇有默契的对视一眼,起身去看外面是啥情况,刚一开门就见里正停在半空中的手。
“里正叔你们这是?”苏禾晚疑惑的看着正要敲门的里正叔和跟在他后面的人,同时也注意到了其中两人手上还扶着个牌匾,上面用红布盖着。
里正见门开了,忙将手持牌匾的人给拉了过来,“小晚你看看,这是衙门里特地给你发的牌匾。”
牌匾?还是发给自己的,苏禾晚一时有些懵。
却在此时,系统的声音响起,【检测到宿主因善举受到表彰,特此奖励八十积分】
八十积分?苏禾晚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个牌匾还真是给她的。
见她如此,张氏给她解了惑,“之前收粮食的时候你不是拿出一半粮食来救济大家吗,你吴叔就想着给你弄个表彰回来,就将事情写了上去,没想到人家还真给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