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年代陈世美亲爹27(第2页)
但这依然让他开心不起来,因为黄晓红现在200多斤了,走路都困难。
而且常年住在黄家,他这是再婚了个锤子!
为了不经常看到那张肥大哭丧的脸,他选择了频繁出任务。
军区众人发现冯团长成了拼命三郎,不管大任务小任务,他总是在做任务的路上。
半年前的一次剿灭间谍过程中,他受伤严重,差一点活不过来 。
最终虽然活下来了,腿却受伤,机体损伤严重,再也进行不了高强度的训练任务了。
医生建议他转文职或者退伍。
他毫不犹豫选择了退伍,主要是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他想逃离黄家。
是的,他早就想逃离黄家了。
黄副师长因为多年前的事情受了处分,再也无法更进一步。
而且己经在半年前选择退伍,分回了老家。
本来想让黄晓红留下来的。
但当时冯洪亮外出任务,而且总也不在家,黄家老两口,不敢将女儿留在部队。
主要是怕她饿死。
因为最近各地的饥荒严重,部队也没有更多的粮食来供给。
黄晓红在一年前倒是体重开始下降,但这速度很慢。
食量也有了一些减弱的迹象。
主要是找到一个老中医,开了个方子,让她身体的机能在慢慢恢复。
于是黄家老两口将黄晓红带走了,不带走不行啊,这每天煎药她都做不了。
本来想等冯洪亮回部队后来老家接人,想着离得不远。
结果却收到了冯洪亮重伤退伍的消息,黄晓红顿时不干了。
她现在发现体重在慢慢下降,食量也在慢慢减少。
所以她认为自己的身材一定可以恢复,而冯洪亮退伍,还选择了回老家省城。
她觉得自己当年的选择就是个错误,她是奔着首长夫人的位置去的。
当年看他年轻才30多就成了副团级,前途光明一片。
现在冯洪亮退伍算怎么回事?
而且她如果跟着姓冯的,他真能照顾好自己吗?
答案是不能,因为这些年,冯洪亮在部队的时间非常少,绝大部分都在外面出任务。
虽然每个月也给她30块钱,可她总觉得过得憋屈!
所以这次冯洪亮一退伍,她毫不犹豫选择了离婚!
老两口怎么劝都没用!
冯洪亮松了口气,总算不用面对那个女人了!
他心里什么想法别人不知道,但也猜得出来。
只有师长和政委非常惋惜,好好的大将就这样退伍了!
而且各地形势都不算好,饥荒严重。
但是别人的选择他们也干涉不了,再说了,他这是因为身体不能出任务了才如此。
本身文化程度也不高,让他做内勤做什么呢?
管理仓库吗?
所以在劝说无果后,冯洪亮退伍回了山省。
而两年前那场梦中的大水,的确来了。
冲垮了无数的良田和房屋,冯家村因为前有神秘来信提醒,后有冯洪亮的建议。
大部分的良田和屋舍得以保存,毕竟大水来他们村的时候,被两道堤坝给拦住了。
但尽管良田保住了部分,粮食紧缺的情况却只是比其他地方好上一点点。
冯春冯秋先后被“嫁”了出去,换了不少粮食回来。
冯家男人对此丝毫没在意,在他们心里,女儿就是给家里换彩礼的,是家里的财产加保姆。
刘二丫心里倒是有点不舍,毕竟姐妹俩都“嫁”了,那家里的活可不就都压在她身上了吗?
那可不行,于是她吵着要求三房的一起分担家务。
李玉兰当然不愿意了,凭什么啊!
她生的全是男孩,就应该享受所有的好处,至于家务活,冯春冯秋走了,那就该是大房的活!
于是两
个媳妇吵了起来,顺便也将冯老婆子拉进来一起吵。
每天家里吵个不停,冯洪大和冯洪三在家待得烦得紧。
跑堤坝那里钓鱼,结果因为贪心一条大鱼在堤坝下面。
于是兄弟俩跑下去想捡回来,结果那地方长期泡水,并不稳固,两人齐齐踩空掉进洪水里。
周围的人齐齐惊呼,好一番抢救过后,只将冯洪大扯了上来。
至于冯洪三,因为洪水太急,被水首接带走,打了个旋,很快消失不见。
这己经不是这场洪水里消失的第一个人了,冯家村因为这场洪水,没了二十个人。
尽管在周围围了两道堤坝,但是当时在夜晚,有很多人没有准备。
处在村下方的地方是没有来得及建堤坝的。
那些人的家早就被冲得没了影。
冯洪三的消失让冯家人悲伤不己,家里的女人也没心情再扯皮了。
李玉兰眼睛都快哭瞎了!
村长冯大山这一阵子瘦成了皮包骨。
他不光要抢险救灾,抢收粮食,还要面临其他村里的人来偷粮食。
还有村里死去亲人家庭的安抚工作。
冯家老三等人去堤坝弄鱼本身就是被严令禁止的行为。
死了也就死了,谁也怪不上谁!
这年头,人命真不算值钱!
冯洪亮退伍的消息传回冯家村,冯老婆子就开始骂。
骂这个儿子不是个东西,骂他不孝,常年不归家不说,也不帮衬家里兄弟。
骂冯洪亮的前妻樊美芹,骂他的再婚妻子黄晓红。
当然骂黄晓红更多一些,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自从二儿子再婚后,寄给家里的钱就少了五块。
回信写的原因是,钱是寄回来赡养两个老人的。
至于兄弟,应该不归他管。
这把冯家人气得足足骂了三天!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冯家隔壁的准备当兵的老儿子,把他们骂的话全部写信告诉了冯洪亮。
这也是冯洪亮退伍没有选择回堂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