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惨死青梅不奉献了(2)
离汉武市有2300多公里,光坐火车要坐六天之久。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他们跟原主说三个人应该在一起,不然对不起这十年的情意。
原主信了,这份情意也把自己感动到了。
于是把下乡地点也改成了和他们一样,把原主的父母亲给气坏了。
本想着既然报了名就算了,又不能收回,且不说名声不好听,还有破坏大政策的嫌疑。
但好歹离家近点,再过个一两年,就给女儿找个工作接回来就是。
可没想到这个蠢东西竟然把下乡地点改得这么远,这下想帮忙也是鞭长莫及了。
怪只怪平时把女儿养得太好,搞得现在被人耍还看不清。
时间紧急,三天后就要离开,木己成舟,只好慢慢跟原主细细讲解出门在外的一些注意事项。
急急忙忙又帮着买去北方的一应物资,棉衣棉裤厚棉被。
要不是怕她带不动,恨不得把煤球都给她捎上。
小丫头只有16岁不到,小时候因为聪慧,五岁就上了学,又因为在学校太小,总有顾及不到的情况。
这不上了二年级就遇到了吴德才和简萍萍,两人是被家人要求有预谋的要求接近原主。
一开始也没想怎么样,就是想着原主爷爷身居高位,多接近总没什么坏处。
要是关系到位,几家多多走动,不就机会来了,比如把孩子安排进皮鞋厂啥的。
可从小到大,都是吴德才两个看着生活优越的原主啥都不愁还比他们聪明。
这两人说不嫉妒是假的,吴德才家光孩子就有七个。
他是老西,家里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平时全家都住在筒子楼里,30几个平方住这么一大家子,挤得不行。
这时候的国家政策是鼓励多生多育,做英雄妈妈,因为常年战争带来的人口缺失。
经济发展和大量的土地需要人口来填充,所以家里有5、6个孩子是常态。
像吴德才家的妈妈生了七个还拿了奖,其实她妈不止生七胎,中间还有两胎没保下来。
有人肯定要问这怎么住?其实也简单,30平米被隔了三下,最大的一间平时是客厅。
一间小一点的是爷爷奶奶住,另一间小的屋子是爸爸妈妈住。
老大考上了塑料厂的工作,住职工宿舍,老二西南下乡了,老三和老西吴德才一样马上面临下乡。
家里平时所有男孩子住暗楼,也就是平常意义的在房间的上层空间隔上一层,汉武市的叫法是暗楼。
这是常态,不希奇,两个女孩子是没有房间的。
晚上就打地铺睡在客厅里,早上起来就把铺盖收回柜子里。
你说没有隐私?别搞笑了,连吃饭都吃不起,还隐私?
这样的楼房都还是因为吴父是鞋厂老员工才分的。
吴母是没有工作的,一首在家生孩子带孩子。
一茬又一茬,如今家里面临的两个儿子要下乡,老七心里其实是开心的,哥哥们全走了。
家里暗楼就只他一个人住别提多高兴了,至于让给两个姐姐住?
那是不可能的,姑娘吖(a念三声,土话)反正要嫁人的,又别想着和他抢了,这个家以后也都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