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19910905 作品

第413章 科技发展未来

晨光洒落在新落成的工坊屋顶,金属与石材碰撞的清脆声响从内传来。陆昭身披轻甲,缓步走入这座由工匠与学者合力打造的“玄启工研所”。这里不仅是兵器改良的中心,更是他推动科技变革的核心阵地。

徐逸紧随其后,目光扫过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图纸与模型,低声说道:“看来他们的准备已经就绪。”

“是时候了。”陆昭点头,大步走向中央展台。

几名身穿粗布长袍的学者见状纷纷起身,其中一位年约四旬、眉宇间透着精明之色的男子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诸位同僚已将近期研究成果整理完毕,恭请检阅。”

陆昭抬手示意众人不必拘礼,目光落在展台上陈列的一系列器物上——有改进后的连弩机括、新型火油罐、可拆卸组装的攻城器械,甚至还有以木制齿轮驱动的简易风力磨盘。

“先说说这个。”他指向那具连弩机括,“射速和威力如何?”

一名年轻匠人立刻上前解释:“此为‘追影三叠’,一次装填可连发三箭,射程比传统连弩提升两成,且结构更紧凑,适合骑兵携带。”

“很好。”陆昭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战场瞬息万变,谁能更快出手,谁就能掌握主动。”

接着,他们又演示了一种新型火油罐。不同于以往的陶制火油弹,这种罐体采用薄铁铸造,内部填充特制混合火药,投掷后可自燃并爆炸,对敌军阵型造成更大破坏。

“若用于守城或夜袭,效果应佳。”徐逸评价道。

“不止如此。”那位年长学者补充道,“我们还在研究一种远程投掷装置,可将火油罐投至三百步之外,配合骑兵突击使用。”

陆昭听得频频点头,随即转向另一侧的模型——一座可快速拆卸重组的攻城塔。

“这是?”他问。

“名为‘破云梯’。”学者介绍道,“采用榫卯结构,无需钉锤即可拼接,运输方便,攻城时可迅速搭建,亦可分段升降,适应不同城墙高度。”

“妙!”陈虎在一旁忍不住插话,“以前攻城最怕被敌人用火箭烧毁攻城器械,这东西若是能推广,我军攻城效率至少提升三成!”

陆昭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走到最后一项展品前。那是一块铜制圆盘,表面刻有复杂的纹路与刻度,旁边还有一根可旋转的指针。

“这是什么?”

“回主公,此为‘地脉罗经’,是我们参考古籍与天象推演所得,可用于测绘地形、测定方位,尤其适用于山林与沙漠地带行军。”

陆昭神色微动,接过那铜盘细细端详。他虽非专业地理学者,但前世在历史研究中接触过不少古代导航仪器,眼前这件显然融合了多种技术精髓。

“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回主公,”那名年轻匠人答道,“我们在翻阅古籍时发现,一些失落的文明曾掌握类似的定位技术,结合我等近年对磁石与星象的研究,才得以复原出初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