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少在你表哥表姐那儿动歪心思
卫禧一看父母的反应,有什么不懂的。 可是,就算懂,卫禧想的是,那样一件事不算是过去了吗?否则刘徽怎么会和霍去病在一起。
卫青幽幽的道:“心里划了一道痕总是不一样的。伤哪怕算好了,还是有疤痕在。”
平阳长公主道:“或许,阿徽在准备一些事,不想让人参与。”
卫禧和卫青都沉默了。
卫青对刘徽更了解,想多少年前刘徽已然为三年前才开启的科举准备了。
刘徽不可能不清楚如今的她所处的局势,更不可能真如刘彻所想的那样,无论她犯下什么样的过错,有什么样的结果,都让人将她葬入茂陵内,就算给刘徽一个好结局,从此以后刘徽不再操心有些事。
以刘徽的性子,她对刘彻的了解,她不可能想不到刘彻会在她权势过大的时候对她生出忌惮,在以后,如果刘据继位,她又将要面临何种局面。
从来,刘徽都是走一步看十步的人,断不可能让自己陷入绝境中,任人宰割。
所以,平阳长公主的猜想是对的。
“我问过阿徽,她是否想过破局之法。”平阳长公主之前在刘徽回来时就问过,无奈刘徽的嘴严得很,一个半个字都没有露出来。
“你阿姐有没有说过若是你考中进士,想让你往哪儿去?”卫青知道刘徽不会愿意把有些实话告诉他们,只能旁敲侧击。
卫禧道:“百越之地。阿姐说海上贸易已经开始运作,有人出去,造船的技术在改进,指南针都造出来了,去外面的世界多看看,多听听,对大汉会有所收获。阿姐在从百越回来前,已经早早的让人往海上探路了。阿姐说,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的。便是这天地之上也另有一番奥妙,我们不能自己把自己困住。”
抬头看天,卫禧有时候都很好奇,刘徽到底是怎么学。
“百越,出海?”平阳长公主询问。
卫青摇头,“不会的。怕是也跟西域一般,行商道罢了。”
作为一个生财有道的人,刘徽会挣钱的本事谁看了谁不得竖起大拇指。
她可以穷一时,可她绝不会穷一世。
在被贬之前,刘徽手里所有的生意都交上去了,那么多的钱,饶是平阳长公主也算是长过见识的人,对那么多的钱也是叹为观止,难以相信刘徽能够那么大手笔。
可是,能赚很多钱的刘徽,不在长安,她到哪儿,她就都能利用当地独一无二的东西挣起钱来。
“父亲,母亲,阿姐真的是生财有道。你们知道吗?我们到各地本来要忙的是府学的事不假,阿姐每到一处,往那儿转上一圈,把当地的人喊来,她立刻能给人想出一条商道来,不仅让各县各乡的人利用田地赚钱,还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长处种出只有他们那儿才有的东西。”卫禧很惊奇了,跟在刘徽身边越久,越是觉得刘徽好厉害。
“父亲,阿姐到底小时候是怎么读书识字的?她为何懂是那么多?耕种劳作,天文地理农时,还有如何便捷于民,她竟然都懂得!中科院的人,有好些在她的指示下都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关键,阿姐都已经把规划图画出来了。中科院的人说,跟在阿姐身边,可以让他们受益匪浅。还有,阿姐转一圈下来,把之前他们没普及的所有农具还有化肥制作,全都落实了。我们走的时候,各地的百姓都对我们依依不舍,跪送我们。”卫禧跟在刘徽身边这些年的收获太多了,她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像刘徽一样。
卫青和平阳长公主不吱声了。
良久后,卫青道:“禧儿,你阿姐能有如此成就,因她多年来一直锲而不舍。自她周岁起,她能静得下心来在你表哥的怀里读书。后来说话流利了,便跟着你表哥一道读书识字。五岁上下她跟我习武,比之你表哥勤奋,她也从来不曾松懈半分。
“书阁中的所有书,陛下宫中的藏书,她都看过。你看她不忙国事时,手不释卷,你跟在她身边这些年,也应该看到她是怎么读书的。你阿姐聪明,可她也勤奋,更不曾松懈过。
“像她那般约束自身的人,她想做的事,岂有不成功的道理。”
卫禧张了张嘴,也是想起刘徽哪怕忙于府学的事,还要帮各地做规划,思量富于民,提高粮食产量,每日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都没有松懈过读书。
有时候看到好看的内容,还会把书揣着,随身带着看,在人争论不休时抽个空看上几眼,要是有事需要处理她也不耽误。
“父亲看到阿姐如此能干,再看我是不是会认为我太差了?”卫禧看得出来卫青对刘徽的疼爱,或许想到刘徽所遭受的一切,更会心疼。打趣的一问。
卫青伸手摸摸卫禧的头道:“禧儿不需要和你阿姐比,你已经很好,父亲能有禧儿甚为欢喜。你出生时,我只盼你健康喜乐,不求你如你阿姐一般。陛下也盼望能得一个如你阿姐一般的皇子。”
盼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更是另一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卫青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奢望,也不认为孩子都应该要像刘徽。 “聪明的人背负太多。从小你阿姐背负许多责任,哪怕没有人给过她。但她还是严厉的要求自己,不曾有过的松懈,是她想为我们挑起重担。禧儿可以不走那样的一条路。”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卫青干脆道出心中所想,他对卫禧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不料卫禧摇头道:“可是我想像阿姐一样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可以在面对千夫所指时,有足够面对他们的勇气,也可以担起家国天下,为大汉的子民谋福。父亲,我喜欢为大汉谋,为大汉的子民谋。在看到大汉的子民拜送阿姐时,父亲,我希望自己在将来的某一天也可以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可。”
卫禧是有野心的,跟在刘徽的身边亲眼看到百姓感激刘徽,他们在得到刘徽给出的办法时满脸的欢喜,更让她明白自己的追求。
她有了自己的目标,她想成为像刘徽那样的人。那样为百姓而谋,也为大汉而谋的人!
卫青和平阳长公主对视,似在无声的说,不是我不劝,实在劝不住。
平阳长公主无奈的道:“罢了罢了,你既然都跟你阿姐在外面见过世面,坚定了以后的路,我没有什么可说。你自己选的路,记住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坚持走下去,不许半途而废。”
卫禧大喜过望的道:“我一定不会半途而废。”
可算终于从父母的口中得到肯定的支持,由她想干什么干什么。
卫禧想到刘徽关于百越方面的规划,那可也是极其挣钱的事呢。重点在于刘徽提及的粮种。要是能够寻到那些耐旱耐涝的粮种,对大汉的子民来说是一件多好的事?
也不知道刘徽和霍去病到了庄子上又会干出什么事?
卫禧的眼神往卫青和平阳长公主身上瞟,平阳长公主冷笑的道:“你趁早打消念头,你表哥对你阿姐的占有欲,能让你到庄子上去?再说,你阿姐一出门就是两年的日子,你还想让你阿姐和表哥一直两地分离不成?”
“那有什么,表哥受不了自寻别人去。反正阿姐没有表哥又不是,哎哟……”卫禧脱口而出的一番话,那说的都是真心话。听在平阳长公主的耳朵里,那万万不能。不客气的敲到卫禧的头上。
卫青看在眼里,伸手摸了摸卫禧的头,求情的话不说。
“没错,你阿姐是可以没有你表哥。当真你表哥做了那样的事,最伤心难过的只会是她。你别只顾着自己一个人痛快,不心疼你阿姐。他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最是相知,凡事能够一道商量,也能一道开解。你以为你表哥为何要领你阿姐出城。你当真一无所知?”平阳长公主板起一张脸的正告卫禧,对卫禧的小心思都不想多说了。
卫禧马上老实了,缩了缩脖子,一眼扫过卫青放在她头上的大掌。
“你阿姐那样的人,和你去病表哥之间是两情相悦,外人少掺和他们的事。小打小闹的争宠我由着你,你要是打量坏他们夫妻的感情,我容不得你。”平阳长公主想到刘徽的不容易,一点都不愿刘徽身边的人再生变故。
霍去病和刘徽之间,多少年的感情了,以后还能有多少年?
一个两个尽想些歪主意要让他们两个分开。
几十年的感情,当真分开了刘徽纵然面上不显,心里怕是在滴血。
刘徽和霍去病的白发足以说明。
不为霍去病,单为刘徽,平阳长公主都盼着霍去病能够一直守着刘徽。
卫禧终于是被训得老实了,乖乖的辩解道:“我也没有那么想。”
“你最好别想!如今这些年你表哥看着脾气好了些,不代表他脾气好。朝堂上的事他不怎么参与,军中无事,也轮不到他管。可是要是犯到他手里,闹出一些别个事,也别怪他不客气。你另一个表姐存了和你差不多的心思,往公主府上送人还备了一些助兴的药,思量生米煮成熟饭。你表哥一怒之下断了她一条胳膊。”平阳长公主的消息灵通,不过是她从不对外说出一句半句的话,倒是让人以为她对诸事所知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