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与子同梦 作品

第214章 你们书读不好,更无容人之量(第2页)

刘徽又提出改科举制,以科举取士。

如此一来,他们的优势便被打破。

世族为何能够在大汉朝屹立不倒,敢和皇权叫板?

因为他们垄断了政治,经济,教育。

世族们想要牢牢的把握权势富贵,须将一切政治,经济,教育资源全都握在手里。

唯有如此,完全隔断普通人向上的机会,也让中央无法向下。

可是,随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推广,不过二十多年的光景,大汉的教育垄断被打破。

经济方面更不用说了,刘徽当年以一己之利和世家贵族争利,能让世族恨刘徽的原因,因为刘徽太能干,不是对手的人,每每想到他们竟然一群人做生意都做不过刘徽,心中所受到的震撼和打击,至今依旧不能释怀!

随教育垄断被打破,经济上面不占优势,刘徽推行科举制,目的是要再一次打破他们对政治的垄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有世家贵族都知道刘徽的居心不良,却无能阻止刘徽的推行。 眼下刘彻更让刘徽接管太学,这一处汇集官宦世族出身之人的太学,他们得到的优势全都让刘徽打破,对刘徽自是生怨生恨的,一时难免失控,借着答疑为由,他们把心里的那口气全部宣泄出来。

别人怕他们,刘徽可不怕,眸光一沉,声音越发冷静自恃的道:“大汉多年以公主和亲时,你们怎么不说那些都是女子?

“需要牺牲人的时候,你们不以牺牲女子当回事,本宫一心为国出力,保境安民,富国安邦,你们不问本宫之功,只揪住本宫是女子这一条?

“女子又如何?女子便不需要为家国天下而谋?那你们是说,那些为大汉和亲的公主,无数为大汉和亲的女子们不该和亲?太祖在上,历代汉室皇室以女子和亲求边境太平全都错了?”

对付他们,刘徽早料到他们会用的招式。

昂起头,刘徽凌厉的扫视在场的所有人,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道一句,以女子和亲有错,而且是大错。

须知,刘彻纵然在登基以后,朝野内外,都一直认为应该推行先前的无为而治,让公主和亲匈奴,从而让朝廷安宁。

不巧,当初刘徽也是被点过名要和亲的公主。

往事历历在目,也许他们都忘了。

他们想忘,不代表人人都要如他们的意忘记。

刘徽再一次问:“需要本宫提醒你们,曾经本宫险些也要和亲吗?那会儿朝堂上有多少人同意本宫和亲的?本宫为何没有和亲,你们在太学内对此事一无所知?怎么,于国有功之臣,为国尽心尽力之人,只因为本宫是女子,你们竟敢如此轻视于本宫,若你们读的都是这样的书,你们这些人,本宫可以做主,朝廷绝不会用。”

一句朝廷绝不会用,直接把他们的前途都给堵住了?

刘徽只是单纯的放话?

不,她说得出也可以做得到。

此刻,理智回笼。他们怎么忘记了,刘徽不是等闲公主,大权在握的尚书令。

纵然刘徽年轻,不在朝多年,可是刘徽如今还是尚书令,大权在握的尚书令,依然深得帝宠,随时可以让他们失去前程?

“小人失言,请公主恕罪。”被刘徽怼到这儿,终于有人反应过来,急忙同刘徽赔罪,生怕一不小心在刘徽那儿落得一个不好的印象,可就真要命了。

刘徽有时候想啊,权势这东西不能没有。

女子要出头再难。

人人都说汉初时对女子的压制不算太多,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女子是可以自由出入家门。

可是,纵然在春秋战国,女子对于男人而言大多数都是物件。

看看汉朝一个个有名的太后公主,权利是有的,可后来难道太后掌权的没有吗?

女子身上的枷锁,在男人看来,那都是对她们的控制。

男人和男人之间的争权夺利,本身已然让男人有危机感。

对于女子,大汉太后掌权的事不少,公主搅动风云的事不少,因而在男人的心里,他们都提防女子们,生怕又养出一个离经叛道的来。

但骨子里男人又都轻视于女子,认为天下的女子想跟他们一斗的人太少。

刘徽能够有机会走到今天,感谢他们的轻视同时,也要感谢刘彻的支持。

但凡没有刘彻的启用,刘徽绝不可能有今日。

所以,无论发生任何事,刘徽都感谢刘彻给她的机会。

从心底里,刘徽愿意为刘彻多做一些事,也为大汉多做一些事。

当然,那也是为她自己。

“你们最好记住,要在大汉立足,从前的规矩已经不重要,眼下的规矩是能者居之。别一副女子出仕,天下乱的姿态,你们不过是害怕天下的女郎有比你们更厉害的人,就连你们的家中姐妹,她们往日不得不依附于你们,从前不得不接受你们的无能而小意低头。如今,科举一开,她们之中若是有比你们强的人,未来未必不能站得比你们高。你们害怕,畏惧。但是,你们牢牢记住,大汉朝的规矩从来都一样,只认有能之人,你们无能,便怪不得被人舍弃。”刘徽压根不想挑起男女之争,让男人揪着性别来说事。

真论性别那就中了人的圈套。她只要道明一条,能者上,庸者下。

大汉不管男女之事,只问人是不是有本事。

对上一个个似是不悦的反应。

刘徽立眉冷目的问:“莫不是你们在太学学了那么些年,也不过如此?连跟那些没有正经入过太学读书的女郎都比不过,所以你们害怕,连一比的勇气都没有?”

“公主分明是在激将。”刘徽的激将法谁看不明白。正因为看在眼里,一语道破,暗指刘徽也太不把他们当回事了,如此拙劣的办法能让他们当回事?

谁料刘徽让人看穿也毫不以为然,开怀而笑道:“本宫是激将,也想知道这太学的学子们,是不是本事没有多少,连容人之量都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容人之量。 就这四个字,真真是挺要命的。

一阵急促的呼吸声传来,可见下方的人们都让刘徽拿捏狠了。

激将不假,也由此试探他们这些人的气度。

对一个女子出言相辱,容不得女子和他们争,各显本事,那是害怕,也是不能容人的表现。刘徽强调再三,只看本事有能,能者上,庸者下。

“诸位是信不过自己?若你们自叹不如,认为需要朝廷下令,为你们清除世间一半的女郎,好让你们少了一半的竞争者,你们才有可能有出头的机会,你们可以看不起天下的女郎。”刘徽摊手意示,其实她也挺好说话的,只要他们承认自己的不行,需要朝廷为他们清除障碍,他们可以继续看不起天下的女郎,其中也包括她。

不行,真要是按刘徽说的,他们一个两个都成什么了?

心胸狭隘的小人!

“公主言重了。我等虽不如公主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却也不至于连容人之量都没有。”不是所有的太学学子都是不能容人的。

小人是最先冒头的,倒是不作声的人,更多是因为不愿意出面。

“今日公主若是不弃,能否请公主答疑?”把事情纠缠在性别上面,甚至在针对刘徽的事情上,好些人不认同。马上有人言归正传。

刘徽年幼时在书阁前讲课,后来在鸣堂也有讲课。

听过刘徽讲课的人都对刘徽赞不绝口。

刘徽学富五丰,通读百家,对这样的人,好不容易她愿意为他们解答,这个时候找刘徽麻烦干什么?捉住机会请教刘徽才是。

刘徽敛去脸上的怒意,温和的垂眸道:“我之幸也。”

接下来刘徽为太学的学子答疑。

本来对刘徽方才发怒以势压人有所不满的学子们,待听完刘徽为他们答疑,虽然早听说过刘徽通读百家,而且融汇贯通,真正听到刘徽引经据典而答来时,娓娓道来,听得人不由入了迷。

本来不服气刘徽作为公主,不满双十年华已然成为尚书令的人,如今闻刘徽对民生,政治,乃至于未来都有自己的独得之见,不由心悦诚服。

自那一日后,刘徽开始为太学的学子们答疑,和太学的学子们谈经论道。

太学的学子们从一开始的嫌弃刘徽作为女子,到后来的逢人称赞刘徽,直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太学内的学子虽然多为世族出身,在家人的熏陶下,认定刘徽不是好人,而是一个颠倒乾坤阴阳的存在。

但闻刘徽论起经典,通达明理,岂是寻常女子。

唯有如此女子,才能在小小年纪便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话。

以前有人觉得,这四句话肯定没有人能够做到。

但眼下看来,谁说没有人能够做得到?

刘徽说过了,她只要活着,无论能够做到多少,她都会尽全力去做!

眼瞅太学的学子安分了,鸣堂学子又闹出事儿来了。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