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贾政与贾雨村
且说就在京城荣国府经历着惊魂动魄、摇摇欲坠之际,远在琼州担任学政的贾政,却完全是另一番光景。琼州地处天涯海角,虽算不得富庶肥缺,但对贾政这般自诩清流、喜好风雅文事的官员来说,反倒别有一番自在。
天高皇帝远,少了京中诸多规矩约束和人情往来,他更能沉浸在自己“教化一方、提携后进”的理想之中。
然而,这份“自在”却早已变了味。
当地一位惯会钻营的胡知县,早早便摸清了这位京城来的贾学政的脾性——迂阔、好名、耳根子软,且自视甚高。
于是,投其所好,极尽奉承之能事。
先是“偶然”谈及贾政身边无人照料起居实在辛苦,后又“体恤”大人清寂,竟不惜重金,从扬州买来一位色艺双绝的“瘦马”千金,精心调教后,以“仰慕大人学问”为名,半推半就地献与贾政为妾。
贾政初时还假意推拒,言说“有辱斯文”,但见那女子确实年轻貌美,又温柔小意,诗词歌赋也能附庸一番,加之胡知县在一旁极力撺掇,说什么“名士风流,红袖添香乃佳话”,他半推半就也就笑纳了。
自此,公务之余,便常与这新姨娘饮酒赋诗,弹琴作画,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意味。
这胡知县见第一步奏效,更是加紧步伐。他知道贾政喜好结交“清流名士”、“有才学的寒门子弟”,便趁机将自己早已收受了好处、或是希望攀附贾家权势的各色人物,精心包装一番,引荐给贾政。
在这批被引荐的“人才”中,便有贾雨村。
这贾雨村,当年受了甄士隐资助,得以进京赶考,倒也真让他考中了进士,外放做了个知县。
然而他本性难移,虽有些才干,却难免贪酷之弊,加之恃才傲物,对上不恭,对下严苛,很快便得罪了同僚上官。
不过一年光景,就被上司寻了错处,参了一本,说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就此革职。
赋闲期间,他多方钻营,后来朝廷起复旧员,他虽也在列,却因无人替他大力斡旋,没能如原著那般得授应天府尹这样的要职,只被远远打发到这瘴疠之地的琼州,补了个知县的缺,心中自是郁郁不得志。
在琼州任上,他很快便与同样善于钻营的胡知县结识。胡知县知他颇有才学,曾是进士出身,便将他作为“重量级人才”引荐给了贾政。
贾政一见贾雨村,听闻其也是科举正途出身,又谈吐不凡,引经据典,且对自己极为恭敬,顿时引为知己。
他全然不知贾雨村被革职的真实缘由,只以为是官场倾轧,受了委屈,心中更是多了几分“英雄惜英雄”的感慨。
在胡知县的穿针引线下,贾政身边很快聚集起一批以贾雨村为首的“清客”和寻求举荐的学子。
贾政利用其学政的职权,或明或暗地举荐了不少人进入官学,或是给予种种便利。他自以为这是“慧眼识珠”、“提携寒俊”,是为国选材的君子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