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苑宁 作品

第239章 为黛玉要人

紫宸宫内,龙涎香在鎏金兽炉中袅袅盘旋。 皇帝端坐御案后,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御案一角——那份被当作“礼物”送来的奏折静静地躺在御案上。

皇帝心下微哂。

这林淡,送礼都送得这般……别出心裁。

犹豫片刻,皇帝终究还是搁下了批阅其他奏章的朱笔,带着几分“瞧瞧他弄什么花样”的好奇,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朕真是个勤勉纳谏之君”的自得,伸手取过了那份奏折。

侍立一旁的夏守忠,眼观鼻鼻观心,见皇帝终究还是打开了林淡的奏折,屏息凝神,脚下如同踩着棉花,不着痕迹地往后挪了两步,退到了一个既能随时听命、又不易被御前雷霆波及的距离。他微微垂首,眼角的余光却紧紧锁住皇帝的面容。

只见皇帝初时眉头微蹙,似有不悦,但不过片刻,那紧锁的眉头竟缓缓舒展开来,紧绷的下颌线条也柔和了,甚至嘴角还隐隐牵动了一下,像是看到什么有趣又无奈的事情。

夏守忠心中大石落地,知道这份奏折不仅没触怒龙颜,反而让皇帝心情松快了。他这才像一只无声的狸猫,又轻巧地挪回了原位,垂手侍立,仿佛从未移动过。

“夏守忠。”皇帝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解决完麻烦事后的轻松。

“奴才在。”夏守忠立刻躬身应道,声音平稳恭谨。

皇帝合上奏折道:“你亲自去内侍府挑人,要三个手脚勤快、心思灵透、懂规矩知进退的奴才。再挑四个老成持重、经验丰富、会伺候主子的嬷嬷。仔细选,选好了,朕要一并赏给康乐县主。”

“奴才遵旨,定当用心挑选。”夏守忠心中了然,这必是林淡奏折所求之事了。

只是皇上和夏守忠都不知道,这份奏折,林淡确实憋了许久。

自黛玉封了康乐县主,这配备太监之事便成了林淡心头的一根小刺。依制,县主当有三名太监、四位嬷嬷随侍。

可林淡不过一个五品员郎中,官职低微,又非沈景明那般手握言路、可随时直谏的御史,哪有资格动辄为私事上达天听?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会,他倒是能远远望见龙颜,可在那庄严肃穆的场合,众目睽睽之下,他总不能出班奏道:“臣林淡,恳请陛下给侄女黛玉赐几个公公使唤吧?”那成何体统!

今日借着送礼的由头,将这恳求夹带其中,也算时机成熟。

林淡写得情真意切,条理分明——他深知,这疏漏并非皇上刻意薄待,也非内侍府故意刁难,根源在于黛玉这“外姓县主”的身份,实乃本朝破天荒头一遭。

内侍府此前倒也按规矩送来了县主的车驾、冠服、仪仗,分毫不差。可偏偏在“人”这件事上,卡了壳。

皆因本朝祖制,太监乃宫廷及宗室王府专属。那些亲王、郡王的女儿若封了县主,自有王府内侍调拨,何须内侍府额外操心?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却非宗室;林淡自己更只是个五品官,府邸规制有限,断无蓄养太监的道理。

内侍府的案牍之上,从未有过为非宗室县主配备太监的先例可循。江挽澜贵为郡王之女,也不过白身,可见外姓郡王之女与黛玉这种皇帝特旨恩封的县主,性质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