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贾敏之死五(第2页)
如海啊,我虽知你与玉儿信我清白,信我从未插手那些腌臜事,然世人目光如炬,岂肯轻饶?更何况龙椅上那位圣明天子,最忌结党营私,见我贾敏二字,难免迁怒于你父女。我若病逝,盐商不过是贪赃枉法之罪;可我若因他们刺杀而亡,便是“谋害朝廷命官家眷”,罪加一等,桩桩件件都能钉死他们!我这一命,能换盐商罪无可赦,换他们背后的势力无所遁形,值了。
你我夫妻一场,我岂不知你重情重义?可贾府早已不是当年的荣国府,那里面盘根错节,早已烂到了根里。我若不死,你念及夫妻情分,难免要顾念我娘家颜面;玉儿尚幼,血脉里流着贾家的血,将来难免被人指指点点。唯我血溅当场,方能替你父女斩断与那逆党的最后牵连。你可将这绝笔与盐商勾结贾府的证据一同呈给圣上,明言我贾敏早已看透娘家沉沦,与他们恩断义绝,我的冤屈皆因盐商与贾府余孽而起。如此,你与玉儿方能干干净净,远离这泼天祸事。
原谅为妻私心,我这一生,未能为你分忧,未能护玉儿周全,唯有以此身做最后一护。另有一言转告玉儿:为娘此生亏欠她良多,未能陪她长大,未能看她描眉梳妆,然骨血连心,她终究是我拿性命换来的珍宝。你要保重身子,莫要因我太过伤怀,好生看顾咱们的玉儿,教她读书识字,教她明辨是非,让她平安喜乐,长命百岁……
—— 贾敏绝笔
黛玉不知何时走到了后堂,看见父亲突然剧烈颤抖起来。林如海突然喷出一口鲜血。众人惊呼中,黛玉扑过去抓住父亲衣袖,好在林栋扶住了林如海。
“夫人……你好狠的心,又好苦的心啊!”林如海将绝笔紧紧按在胸口,泪水终于决堤而出,滚烫地砸在素笺上,晕开了墨迹。他仿佛能看到贾敏在灯下强撑着最后一口气落笔的模样,看到她写下“长命百岁”时眼中的不舍与期盼。灵堂外的风卷起纸钱,打着旋儿飘进灵堂,如同贾敏无声的嘱托在耳边回响——她用自己的死,给了盐商最致命的一击,也给了他和女儿最彻底的庇护。从今往后,林家与荣国府之间,隔着的不仅是长江水,更是一道以血划下的、再也无法逾越的界限。
忠顺王爷早将扬州之事传书京中,贾敏已死,皇上也无意为难林如海,不仅将林如海从七品的巡盐御史破格提拔为五品的江南盐运同知,更是许贾敏以三品诰命夫人之礼下葬。
二十一日后,贾敏要送回苏州安葬。送葬的队伍从巡盐御史府一直排到城外,白茫茫的纸钱铺满了扬州城的青石板路。
黛玉抱着母亲的牌位,听见路旁百姓的窃窃私语:
"听说是被盐商害死的......"
"林大人真是铁面无私,连岳家都......"
"可怜那小小姐,才多大就没了娘......"
这些话飘进耳朵里,却奇异地不再让她心痛。袖中的黄铜钥匙贴着肌肤,冰凉的温度提醒着她母亲最后的嘱托。她抬头望向远处——送葬的队伍经过瘦西湖时,一群白鹭突然从芦苇丛中惊起,雪白的翅膀划过阴沉的天际,像极了母亲临终时望向她的眼神。
在那双眼睛里,她终于读懂了母亲用性命写下的答案:有些爱,注定要以离别为注解;有些路,必须用鲜血来开辟。她娘用自己的命,为她开出了一条路。
江南盐案自此掀开最惨烈的一页,涉案盐商悉数被拿下,抄家问斩者不计其数,而与盐商勾结的众多势力,也因这桩“谋害命妇”的重罪被彻底卷入漩涡。
――
京城,荣国府。
贾琏匆匆穿过垂花门,额角还带着细汗。他刚收到扬州来的急信,便立刻赶来禀报父亲。屋内,贾赦正倚在罗汉榻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羊脂玉扳指,见儿子进来,懒懒抬了抬眼皮:“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爹,扬州传信,说姑母……病逝了。”贾琏低声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迟疑。 贾赦的手指一顿,他眉头微皱,沉默片刻,才缓缓道:“什么时候的事?”
“信上说,是十日前。”
贾赦闭了闭眼,似在思索,半晌才道:“你今日就动身,亲自去扬州一趟。到底兄妹一场,总要全了礼数。”
贾琏点头,却又犹豫道:“老太太那边……”
“让你媳妇去一趟,缓些告诉她。”贾赦揉了揉眉心,语气里透着几分不耐,“老太太年纪大了,别一下子惊着她。”
贾琏应下,转身退了出去。
殊不知贾母早在王夫人处得知了女儿去世的消息。
贾母房中,王夫人坐在下首,手里捏着一串檀木佛珠,低声说道:“老太太,扬州那边……姑爷来信说,姑奶奶已经去了。”
贾母听见这消息,直觉眼前漆黑。鸳鸯慌忙上前搀扶,见老太太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半晌才挤出几个字:“……什么时候的事?”
“十日前。”王夫人垂眸,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哀戚,“林姑爷已经扶灵归府,听说……是急症。”
贾母的眼泪倏地滚了下来,她死死攥住扶手,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
“我的敏儿啊……”
王夫人见状,连忙劝道:“老太太节哀,身子要紧。”
贾母却猛地抬头,浑浊的双眼死死盯着她:“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喜欢官居一品养黛玉请大家收藏:()官居一品养黛玉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