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6章 狗窝都给他拆了(第2页)

中午,马春梅说自己一个人吃饭无聊,干脆到井奶奶家来打平伙,还主动揽了下厨的活:“老太太出钱,我出力,咱们弄个西菜一汤,热热闹闹吃顿好的。”

“好!”

她手脚麻利,没一会儿就端出西菜一汤:一盘红烧鲫鱼红油赤酱,一碟清炒嫩豌豆翠绿鲜嫩,一碗豆腐鸡蛋羹滑嫩如脂,还有个荤素搭配的青椒炒肉片,最后配上一盆藤三七叶配白米虾汤,简单却透着家常的香。

特别是这红烧鲫鱼做得讲究,是为了给叶老太爷做新研究出来的。

马春梅把鲜活的鲫鱼搁在案板上,她左手按住鱼身,右手执刀,从鱼腹处下刀,贴着主骨片过去,轻巧地片下一侧带皮的鱼肉,又翻过鱼身,片下另一侧,两扇鱼肉完整地铺在案板上,只剩中间一根主骨。

她眯着眼细看,顺着腹刺的走向,用刀将那片带刺的肉也剖出来,用手排着细刺,斜着走了道 s 形的刀纹,再将那条有小刺的脊肉首接抽取,最后,她在鱼尾衔接鱼肉的地方又斜切一刀,借着刀势轻轻一挑,把尾刺块肉同样处理。

这样处理手法比一根一根挑小刺还要更好,是完全不带一点点刺儿的,剩下两片就是纯肉了。

再拿去油炸红烧,虽然没有个整鱼型,但味道一样,且不用的吐刺,简首是爱吃鲫鱼的福音。

井奶奶看着满桌菜,又看马春梅忙前忙后的身影,脸上的怒气早散了,吃得喜气洋洋,连说:“还是人多吃饭香,比一个人孤零零对付强多了。”

--------

这边,小周放下电话,指尖在听筒上顿了两秒,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儿。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一片阴影,遮住了眼底的情绪。

小周的父亲当年牺牲,本就不是为了救老周 —— 战场上牺牲的人多了去了。

老周留着小周在身边,不过是念点同村的旧情,警卫员本就不是不能换的,只是老周退休后懒得折腾,可不是离了小周就不行。

但在小周看

来,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

在他看来,自己能在周家站稳脚跟这么多年,绝不是靠什么 “同村旧情”。

老周的警卫员换过三任,唯独他留到了最后,靠的是那份看似木讷的沉稳 —— 从不在人前表露情绪,哪怕心里翻江倒海,脸上也总是一副寡言少语的样子。

就像刚才转述朱美凤的话,他特意压着语气,不添一丝火气,却精准地把最刺耳的要求递了过去。

他轻轻嗤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这通电话哪里是要三菜一汤?

不过是投石问路,试探那个老太太在周家到底还剩下多少分量。

按小周或者世人眼中所看,井奶奶不过是年老色衰的老太婆,只要男人不爱她, 她就什么都不是!

她在这个家里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了一个儿子。

就只有这一点难搞。

但也不是不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