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岁月任风歌 作品

第367章 清流派的抉择

何高轩三人的话,表明了改革派的立场!“陛下圣明!赐枪之举,英明无比!”

“臣等支持陛下!”

“请陛下勿疑!”

其他改革派的官员们也纷纷反应过来,群情激昂,起身力挺皇帝。

他们从实际战局、激励士气、人尽其才等角度,驳斥太师一派的言论。

一时间,御花园内彻底变成了两派交锋的战场!

以李崇义、朱文成为首的太师党,坚持“礼制”和“风险”,言辞“恳切”,仿佛处处为国着想。

以何高轩、唐尽忠为首的改革派,则强调“时局”和“激励”,气势昂扬,认为太师一派保守怯懦,不识大体。

双方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原本祥和欢快的佳节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朝堂之上常见的剑拔弩张和激烈党争。

那些中立的清流官员和勋贵们,则看得目瞪口呆,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轻易插话。

皇帝赵真高踞龙椅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方吵成一团的臣子们,手指无意识地在椅子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谁也看不出他此刻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而跪在场地中央的吴承安,则紧紧握着那杆冰冷而沉重的龙胆亮银枪。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杆枪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的重量,更是当下汹涌的政治暗流。

他的命运,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两派官员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支持者慷慨激昂,反对者“忧心忡忡”,原本庄重祥和的佳节盛宴,俨然变成了朝堂辩论的战场,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皇帝赵真,将下方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帝王的威严和一丝明显的不悦。

就在争论愈演愈烈之际,赵真忽然重重地冷哼一声!

这一声冷哼并不响亮,却如同带着无形的威压,瞬间穿透了所有的嘈杂声,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争吵声戛然而止!

无论是慷慨陈词的何高轩、唐尽忠,还是据理力争的李崇义、朱文成,全都心头一凛,下意识地闭上了嘴巴,纷纷躬身低头,不敢再直视龙颜。

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等人似乎有些过于激动,竟在御前如此失仪。

赵真目光冰冷地扫过下方鸦雀无声的群臣,声音带着一丝薄怒:“够了!今日乃是上元佳节,君臣同乐之宴!看看你们,成何体统?”

“为了一杆枪,吵吵嚷嚷,如同市井泼妇一般,还有没有一点朝廷重臣的风范?”

皇帝的训斥让众人头皮发麻,连忙齐声请罪:“臣等失仪,请陛下恕罪!”

赵真似乎余怒未消,但又强压了下去。

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平息怒火,目光却在人群中缓缓扫视,最终,定格在了一位一直端坐不语、仿佛超然物外的老臣身上。

此人年约六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眼神温润而透着睿智,身穿从一品的紫色仙鹤补子官服,端坐在那里,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沉稳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