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丧权辱国的协议(第2页)
三位老爷闻言,脸上浮现出苦涩的笑容。
那笑容像是一把盐,狠狠洒在吴承安鲜血淋漓的心口上。
“打过?谈何容易。”
周明达摇着头,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次若不是王将军的儿子侥幸射杀了拓跋锋,输的肯定是我们。”
“是啊。”
杜兴生接口道,手指摩挲着茶盏边缘。
“而且王将军和他的儿子因为此事得到了升迁,据说两人都是官升三级,已经离开了清河县。”
秦兴安冷笑一声:“就连马千户,这次也得到了升迁,从千户直接升到了偏将,现在掌管两营军士,接替了以前王将军的职位,以后看到他可不能叫马千户,要喊马将军。”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闷棍,重重敲在吴承安头上。
他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身旁的屏风稳住身形。
屏风上绣着青松白鹤的图案,那鹤的眼睛黑得发亮,仿佛在嘲笑着他的天真。
别人不知道拓跋锋是怎么死的,他还不知道吗?
那是他躲在暗处,用颤抖的手拉开弓弦。
是他屏住呼吸,看着箭矢穿透敌人的咽喉。
是他用这份功劳,与马千户做了交易,换取了王家、谢家和蓝家的平安。
可现在,他豁出性命换来的胜利,竟成了这些人升官发财的垫脚石!
王将军拿着他的功劳远走高飞,留下清河县百姓承担这天价赔偿。
雅间里的熏香突然变得刺鼻,吴承安胃里一阵翻腾,差点吐出来。
“这样的人,不配为将!”吴承安在心底嘶吼。
他终于明白为何大乾王朝重文轻武。
若边疆将领都是王将军这般尸位素餐之辈,国家安危岂不如同儿戏?
他攥紧的拳头里,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他不怪马千户,因为他知道那个满脸风霜的汉子在这件事上做不了主。
一定是王将军,那个道貌岸然的将军,为了早日升迁,才迫不及待地与大坤达成这屈辱的和议!
而代价,是清河县百姓要负担二十万两银子和三万石粮食。
吴承安眼前浮现出自己爷爷奶奶那佝偻的背影,浮现出蓝元德在废墟中翻找尸体通红的眼眶。
这些刚刚经历战火的百姓,如何承受得起这样的盘剥?
“难道赵县令就没有反对吗?”
吴承安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像风中摇曳的烛火。
“反对?赵县令为何要反对?”周明达苦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这笔银子又不是赵大人出,他为何要反对?”
杜兴生压低声音:“我还听说因为处理此事妥善,赵县令过不了多久也要升迁了呢。”
“可不是吗!”
秦兴安讥讽道:“赵县令非但不会反对,反而是他和王将军一起与大坤谈判定下的此事。”
吴承安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赵县令——那个在他心中公正廉明的父母官,那个曾亲自为受灾百姓发放赈济粮的好官,竟也成了这场肮脏交易中的一员?
他眼前一阵发黑,耳边嗡嗡作响。
他想起赵县令摸着他头说“安哥儿是个好孩子“时的和蔼笑容,想起县衙门前“明镜高悬”的匾额。
想起自己曾天真地以为,这世上总有些人是不同的。
可现在,他心中那座名为“信仰”的高塔轰然倒塌,扬起漫天尘埃。
如果朝廷上下都是王将军、赵县令这样的人,如果浴血奋战的将士换不来尊严,如果百姓的苦难只是官员晋升的阶梯,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不,我不信!”
吴承安突然转身,撞翻了身后的矮凳。
他声音里的绝望与愤怒让三位老爷都愣住了,。
“我要去找赵县令问个明白!”
不等回应,少年已经冲出雅间。
他跌跌撞撞地跑下楼梯,撞到了端着热汤的小二也浑然不觉。
醉仙楼外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但他还是拼命朝县衙方向跑去。
五月的风裹挟着槐花香拂过少年满是泪痕的脸。
吴承安跑过集市,跑过茶楼,跑过那些刚刚修复的商铺。
他跑得那么急,仿佛只要跑得够快,就能追回那个还相信正义与公理的自己。
在县衙高大的朱红色大门前,吴承安终于停下脚步。
他抬头望着门楣上“清正廉明”四个鎏金大字,突然觉得那金色刺眼得可笑。
汗水浸透了衣衫,黏腻地贴在背上,就像这个荒谬的世道,让人透不过气来。
他深吸一口气,拿出赵承平的那块玉佩沉声道:“我要见赵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