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妙玉与岫烟
“放屁!”
生死攸关,梅世爻再也按捺不住,咆哮起来:“你当本官三岁小儿呢?姑苏卫编制6000人,就算这些年不满编,名册上也至少有3500人。·完?本-神¢站! ¢追_最!新^章¨节·你给我弄来一群什么人?叫花子吗?吃空饷、喝兵血也没这么喝的!”
指挥使脸色一黑,冷冷道:“梅世爻!老子受金陵兵部节制的,不归你管。你的手未免伸地太长了!”
梅世爻咬牙切齿:“金陵兵部的马侍郎,与我乃是同年。如果姑苏失守,不光我这苏州知府吃罪不起,就算金陵兵部乃至六部,都要跟着人头落地!你这姑苏卫指挥使,更是罪责难逃,全家法办!你信不信?”
看着梅世爻文人失态、声色俱厉,姑苏卫指挥使也慌了神,总算明白同舟共济道理,哭丧着脸道:“可我接手时,姑苏卫就是这副德性。册子上说是3500,那都是前朝二十年的老黄历了。这十几年,江南物价米价越发昂贵,发的那点军饷,连养活军户自己都不够,更别说养家。年轻军户都逃亡了,只剩下这些老弱病残。”
梅世爻眼前一黑,一个踉跄,险些跌坐在地。
作为老牌浙党、姑苏知府,姑苏卫所何以沦落至此,他当然一清二楚,甚至有些措施,就是出自他梅世爻之手。
简单说,就是官场贪墨。
按说,姑苏作为江南经济、文化重镇,理应部署重兵,但多年没有经历战火、歌舞升平惯了的浙党,早已忽略了姑苏等地的守卫。
大周在江南大营设有金山卫、姑苏卫、金陵卫等卫所,实施卫所制+屯田制,随着时间推移,浙党却上下其手,勾结卫所武将,肆意贪墨,侵占屯田,逼得卫所兵无法养家糊口,只能纷纷逃亡。
如今,本该拥有6000卫所兵的姑苏卫,只剩下老弱病残500人,还在勉强支撑起“姑苏卫”偌大名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早已只剩空架子。
大周开国皇帝创立卫所制,本意是屯田养兵,卫所制+屯田制+军户制三位一体,经济+军事+社会组织三重设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x^g_g~k.s~.~c¢o′m?
卫所的根基,在于屯田,军户能够自给自足。
姑苏卫原有军屯田三万多倾,足以养活6000军户兵外加他们家属两万余口。
但那是建国之初,经历战乱频仍,人口大减,各地田亩相对富裕的情况。
可如今呢?
姑苏人口孳生了足足十倍啊。
一亩水田的价格,也一路攀升,涨到了200两银子的天价。
这可是200两白花花的纹银啊。
一顷地就是上百亩,价值两万两白银。
而姑苏卫军户拥有3万多顷良田,总价值超过600万两,早已被浙党官员+江南大世家盯上,成为众人眼中一块肥肉。
虽然朝廷有制度,城狐社鼠不敢直接侵吞军屯田地,但总有办法。
不断有人上书,攻讦姑苏卫名实不副,不满编,请裁撤部分军屯田产。
这其中,梅世爻本人就是削减军屯田产、最积极的鼓吹者。
他江南梅家也是大地主,从中以低价购买、侵吞军屯田产,超过5000顷。
没有了军屯田,卫所兵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只能逃亡。
如今,历史回旋镖,总算打在梅世爻自己头上。
梅世爻清楚看到,站在第一排的,竟然有白发苍苍的耳顺老人,简直可以用风烛残年形容,光是站在那里,就颤颤巍巍,一阵风都能吹倒。
梅世爻眼前一黑。
“你,跟我说句实话。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
梅世爻颤抖的声音,对指挥使道。
姑苏卫指挥使也不敢瞎吹了,小声道:“实不相瞒。我接手点卯时,姑苏卫只剩700实兵。!l~a\n^l^a*n`x^s...c!o+m~我还放宽了些,召回一些人手,如今总算有900点卯之兵。”
“900?”
梅世爻脚下一软。
他环视姑苏城。
黑暗中,夜色笼罩下的姑苏城,巍峨雄壮,绵延数十里。
这是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大城。
但就是因为大城,防守起来才格外难啊!
光是城墙,就有数十里长!
巨鲸帮海寇们可以在任何一地登城。
而他梅世爻手中可用之兵,满打满算也不过2000多人!
2000人撒在数十里城墙上,简直堪比一大锅汤撒胡椒面,进去就看不到影了。
巨鲸帮如果一心要攻城掠夺,他怎么防得住?
梅世爻冷汗直流,一颗心一直向黑暗沉去。
防守,无论如何守不住。
就算给他2000精锐虎贲,也万万不是巨鲸帮那些杀人如麻的海寇对手,何况是这些老弱病残货色?
如今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