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乌甀公主的提醒(第2页)

君后已经是绝对的孕晚期,预产期就在二月,邵云安不想他劳心。

这件事最好是直接禀奏皇上,但他的身份是内眷,去东临殿面圣也不合适。

思来想去,邵云安觉得让老帝师去禀报皇上最合适。

而且现在是上班的时间,也就只有老帝师最有可能在府里。

老帝师果然在府里,邵云安把乌甀公主的怀疑说出来,老帝师拧眉:

“既然两国刚发生过冲突,为何兵部的奏报上未有提及?”

老帝师都不知道,那邵云安更不知道了。

叮嘱邵云安就当不知此事,老帝师换了衣裳立刻进宫。

事关朝政,邵云安也不便再去过问老帝师可有查出为什么兵部没有上奏。

傍晚王石井回来后,邵云安跟他说了这件事。

王石井平时不用去什么衙门当值,不过大朝会时他需要去站桩。

但接下来的大朝会上,礼部奏报的也是胡国使团进京后的各项安排,没有任何人提及胡国与大山部落冲突一事。

这期间,赵河顺利来到了京城,与赵元德和儿子相聚了。

而蒋康宁晚了赵河两天回到京城,进京的他没有直接去帝师府或者回蒋府,而是进宫面圣。

蒋康宁回来可把邵云安和王石井高兴坏了,邵云安甚至很过分地让大哥住侯府。

蒋康宁也没拒绝,笑呵呵地就在侯府住下了。当天,得到消息的蒋康辰在忙完之后就去了侯府。

蒋康宁回京述职,永明帝只有高兴。

蒋康宁第二日还要进宫面圣,不过他此次回京最重要的却不是述职。

第二天一早,蒋康宁再次进宫,前一晚同样休息在忠勇侯府的蒋康辰与岑夫人一道去了帝师府。

蒋康宁回来了,他与翁瑶的婚事就要抓紧摆到台面上来。

半上午的时候,郭子牧带了些东西也来到了侯府。

蒋康宁是邵云安与王石井的义兄,也同样是郭子榆和郭子牧两兄弟的另一位恩人。

郭子牧也知道蒋康宁这次回京的主要目的,自然要有所表示。

蒋康宁在宫中向皇上继续禀报敕南府秋冬茶酒的贩卖情况,以及这一年敕南府对茶酒发展的计划。

帝师府这边,翁瑶与蒋康宁的婚事则是正式敲定了下来。

双方对这门婚事都极为的满意,岑夫人作为蒋家这边请出的长辈,就可带官媒正式上门来下聘提亲了。

定了官媒上门的时间,岑夫人笑盈盈地与蒋康辰走了。

弟弟的终身大事总算是有了着落,蒋康辰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爹娘的坟前上炷香了。

蒋康宁在宫中被皇上留了一顿午膳,还请了他的师兄户部尚书杨砚作陪,当真可谓是简在帝心了。

待到蒋康宁与师兄从宫中出来,两人并没有分道各自回府,而是一道去了老师府中。

只不过杨砚去帝师府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蒋康宁却一直没出来。

老帝师以前把蒋康宁当儿子看,现在更是当成了亲儿子。

胡国使团即将进京,老帝师的意思是让蒋康宁与女儿翁瑶在使团进京前先把婚期定下来。

蒋康宁自然是越快越好,他也不想自己与翁瑶的婚事受胡国使团的影响。

第三日,岑夫人与蒋康辰带着官媒再次前往帝师府,这回粟辰逸和老夫人、老正君也一同去了。

邵云安也带了妮子去凑热闹,蒋康宁是他的义兄,将军府对蒋康宁订婚一事不能没有反应。

所谓订婚,不是人去就够了,还有一台台蒋家表示诚意的聘礼。

在官媒的见证下,蒋康辰作为蒋康宁的直属长辈,与翁老帝师和老夫人签下蒋康宁与翁瑶的婚书。

婚书上还盖有官媒的印章,一式三份,其中一份要收入衙门作为双方婚约的凭证。

若其中一方在有婚约的情况下娶了别人;或嫁给别人,那有这份凭证在,另一方都可提告让对方赔偿,严重者还会去坐牢。

蒋康宁与翁瑶的婚期敲定,在十月二十二,这是翁老夫人一早就和岑夫人私下里看好的日子。

十月二十二,蒋康宁回京完婚,接着翁瑶就要随他去敕南府做一段时间知府夫人了。

蒋康宁与翁瑶定亲的事在京城还是引起了一番关注的。

那些原本打算与帝师府联姻的人家也明白了为何帝师府那边对翁瑶的婚事一直闭口不提,原来人家早就有属意的人选了!

蒋康宁的仕途眼见是未来有可能入阁的心腹大臣,翁瑶的前夫家被满门抄斩,她回头就嫁给了仕途光明的蒋康宁……

风言风语一定会有,各种酸话也一定会起,少不得有人说翁老帝师这是借着恩情,强行把女儿许配给义子。

不过这样的话一冒出头,蒋康宁就在公开场合说出他能娶到翁瑶是三生有幸,此生只有翁瑶一人为妻足矣的话。

翁瑶感没感动邵云安不知,他只感慨:“孺子可教啊!”

而在蒋康宁与翁瑶订婚的隔天,武威将军代战骁“护送”胡国使团抵达距离京城三十里地的驿站。

到这里,胡国使团就暂时不能再前行了,需得到皇上的口谕才能决定何时进城。

永明帝这边得到奏报,就派人宣老将军与王石井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