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向往

邵云安只请了鲁国公府大房和二房的少爷原因很简单。

他并没有和鲁国公府打好关系的意思,但鲁国公府毕竟是小爹的“娘家”。

请鲁国公的两个嫡子,是给了鲁国公本人面子,也算是一种表态。

他小爹出自二房,请二房的嫡子也表明他对二房的态度。

至于三房,那和他没一点的关系,而这也是苏氏与粟瑾安猜测到的。

第二天中午,粟瑾安带着粟瑾塍和粟瑾瑜准时赴约。

在这之前,三房出面希望粟瑾安能带上三房的嫡子一起过来,鲁国公亲自出面推了。

理由便是他们还摸不准瑞郡郎此人的脾气,这不打招呼就随便带了人去,万一叫人家多想就不好了。

邵云安对付前安国公府的手段满京城皆知,鲁国公都表示出了顾虑,三房再不甘也只能忍下。

鲁国公也没有去安慰妹妹和外甥,他和母亲好好谈了谈,粟老夫人便更歇了为外孙出头的心思。

且不说她闹大了邵云安会如何做,惹得君后不满那对鲁国公府绝无好处。

邵云安在明月房摆了一桌好菜请鲁国公府的三位少爷,很直接地把汝书函订桌的事摆到了台面上。

“卿愿”是郭子牧开的,汝书函这么做不仅是为难王正君,更是为难他。

邵云安把话说的很明白,他如果开了这个先例,那以后谁都能仗着与他的这层关系来为难王正君。

京城的勋贵没有人说话这么直白的。

邵云安的直白更是让粟瑾安意识到母亲昨日做法的正确。

他敢肯定,如果昨日家中有长辈出面为汝书函出头,他这位郡郎表弟一定会把鲁国公府上下都骂个狗血淋头。

就如他当初对安国公府那样。

他的这位表弟还没有得到爵位前,就敢在朝堂上挤兑周御史;

得了爵位后,更是大闹安国公府,硬生生把对方变成了“侯”。

粟瑾安可不认为祖母和母亲能遭得住瑞郡郎的怒火。

粟瑾安也直言,此事是表弟汝书函不懂礼数,家父回府知道后已训斥了他。

鲁国公府绝不会有人仗着与瑞郡郎的关系再做出为难王正君的事。

粟瑾安的态度不错,也没有开口闭口“表弟”什么的,喊的都是“瑞郡郎”,邵云安这边也就翻篇儿了。

饭后,邵云安给了三人各一张“卿愿”的金卡。

那是真正的金卡,薄是很薄,却是纯金打造,以后三人来“卿愿”吃饭可以打九折。

粟瑾安、粟瑾塍和粟瑾瑜这顿饭吃得可谓是收获颇丰。

三人不仅拉近了与邵云安的关系,还得了这样一张卡片。

这种金卡还没有正式推出,原本也是邵云安与郭子牧商量的酬宾活动。

“卿愿”会推出一百张金卡,优先储值达到一定金额者可得。

粟瑾安、粟瑾塍和粟瑾瑜这三张算是额外的优惠,无需储值。

不说别的,作为二房少爷的粟瑾瑜,凭着这张金卡就能让他在鲁国公府的地位上升一大截。

鲁国公府的各种消息在京城传播,鲁国公这一房与二房是喜笑颜开,其他人或怒或哭不是邵云安关心的。

而他也相信,经此一事,鲁国公只要不犯糊涂,就不会再让他那个拎不清的外甥再做这种找骂的事。

鲁国公府这一场小风波在邵云安的三张请柬中消弭,可以说,鲁国公本人也是十分满意的。

有了鲁国公府的这一出,其他与代家有姻亲关系或者其他亲近关系的人家也纷纷约束家中子弟。

这些就是后话了。

和鲁国公府的三人吃了饭,隔天中午还是在明月间,邵云安见了前来拜会他的大山部落富商乌啬。

这回意外的人换成了他,原来乌啬不过只是中间人,真正要见他的是大山部落的大王乌海的女儿乌甀(zhui)。

大山部落有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联盟组成,大王就是所有部落推举出的王,是最大的头领。

永明帝和君后服用仙果返老还童的消息传到大山部落之后,乌甀就带人来到了大燕国京城。

她想要见一面邵云安,但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后来邵云安又回了永修县。

这一次好不容易见到了邵云安,乌甀送上了大山部落丰厚的程仪,而她的要求是恳求邵云安救救她的父亲。

景幽宫,听邵云安说了与乌甀见面的事,君后道:“本君知道她在京城,也猜到她的所求。

只不过没想到她没有来找本君,却是想方设法见了你。”

邵云安道:“她没有求我给她仙果或仙水,就是求我想想办法救救她的父亲。

她还查到康师兄小姨子的丈夫是吃了我做的蜂蜜柚子茶后病情减轻的。

她认为我肯定有仙果和仙水以外的办法。”

君后:“她要你做柚子茶?”

邵云安:“这倒没有,就是求我想办法。”

君后挑眉:“你有办法?”

邵云安道:“听她的描述,她父亲得的应该是肝上的病,而且很严重。

仙果或者仙水肯定能救命,但现在咱们只有仙果根。

我只说我不是大夫,只会做一点营养食物,但她很坚持,小叔,您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