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鲁国公府的女人(第2页)

邵云安:“小郭哥说他在鲁国公府挺受宠的。”

粟辰逸没好气地说:“果然是粟琳蓉会养出的儿子。”

随后邵云安就从小爹嘴里知道了汝书函的生母,他这位名义上的表姑的八卦。

粟老夫人只有一个嫡女,自幼娇惯,可以说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那种。

而这位粟大姑娘也不负爹娘的溺爱,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她要死要活地看上了大理寺少卿之子汝士林。

这位汝士林不仅已经成亲,人家嫡子都五岁了!

汝士林娶的是男妻,无妾室、无通房,夫夫二人感情极深。

粟琳蓉不管这些,她以死相逼家中二老,扬言哪怕是做妾也要嫁。

她说做妾也要嫁,但国公府大房的嫡女怎能去给人做妾。

当时还健在的前鲁国公面对女儿的哭求和夫人的让步,拿国公府的地位施压。

最终,逼得那汝士林以平妻的身份娶了粟琳蓉进门。

粟琳蓉这样硬生生地介入进来,汝士林的心里又岂会好受。反正人娶了,那要怎么对待就是他的事了。

粟琳蓉嫁进汝家不得丈夫的疼爱,几乎夜夜独守空房,她就回家哭闹,两边都被她搅的不得安生。

后来鲁国公府落难,汝士林的父亲去了趟粟家,没多久,粟琳蓉带着儿子和离归家。

永明帝登基,粟家重回公爵位,粟琳蓉闹着要回粟家。

汝家却是直接参了粟家一本,说他们以权谋私,德不配位。

粟琳蓉重回汝家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鲁国公府也没有因此去找汝家的麻烦。

之后汝士林申请外放,带着自己的妻儿去外地做官,也没有回京的打算。

永明帝恢复粟家的爵位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量。

可要他这个皇帝为粟家的一个拎不清的女儿去为难臣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鲁国公也深知此事,所以他没有去报复汝家,也没有支持妹妹再回汝家。

反正鲁国公府养得起两个人,妹妹要住在娘家就住。

听小爹说完,邵云安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感慨:“这鲁国公倒是个好兄长?”

粟辰逸一语道破:“大房的老夫人心疼女儿,身为国公,他总不能要人家说他不孝父母,不护弟妹。

再者,这是内宅的事,婆母要接女儿回来,不管儿子愿不愿意,外人也都只会说媳妇儿的不是。

苏氏是大房长媳,是国公夫人,她心里再不愿意面上也不能表露出来,对外还必须做出疼惜小姑的样子。

鲁国公府与咱们将军府的情况不同,咱们是家中的男人大都在边关,一家子人住在一起才好有个照应。

你姑姑又是个明理的人,从不会为难兄嫂,这么些年家中也多亏有她在。”

邵云安深表同意:“姑姑是不一样,大伯母要管家,您又是男儿媳。

有姑姑在,至少奶奶那边您和大伯母可以少操些心。”

粟辰逸:“可不是。家里的小一辈,你姑姑也是操心不少的。

你奶奶以前生病的时候,都是你姑姑在床前伺候。”

说来粟辰逸也只是鲁国公府二房的人,继母有自己的儿女,不缺人孝顺。

他一个外嫁的,亲生爹娘早已过世,他就算不回鲁国公府别人也说不得什么。

粟辰逸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为了什么面子就卷入鲁国公府的那一摊子人情世故和麻烦中。

从小爹这里得了准信,邵云安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对京城的世家来说,彼此间不是特别保密的消息会传得很快,尤其是这内宅的事。

汝书函在卿愿订桌被邵云安当场驳了面子的事很快人尽皆知。

粟辰逸还没从宫中回到将军府,鲁国公府大房的两位嫡少爷和二房的嫡少爷收到请柬的事也传开了。

且不说鲁国公府的三房那边是什么反

应,汝书函把自己关在屋里撕碎了整整一本书。

晚上慕容世子回来的时候还特别去了趟青竹院,问这件事可要他出面。

鲁国公府的一个外姓少爷来为难王正君,慕容世子可不打算惯着对方。

罗荣王好脾气地说:“不用你出面,云安在呢,没让王正君受委屈。改日见了鲁国公,父王跟他说一声就行。”

同在京城,罗荣王和慕容世子也清楚鲁国公府的这位姑奶奶的过往。

慕容世子还没吃饭,罗荣王让人去小厨房把留给世子的饭菜拿过来。

罗荣王在东屋跟世子说话,顺便陪世子再吃一点,郭子牧在堂屋这边看账本。

这个时候广南府的柚子开始收获了,陈三礼会弄一批柚子送到京城,广南府那边也会有贡品送过来。

郭子牧和邵云安已经把柚子茶的事提上了日程,郭子牧在琢磨拿多少本钱出来。

有脚步声,郭子牧抬头,露出笑容:“回来啦,吃完了?”

罗荣王:“嗯,世子都吃完了,回屋歇着去了。广福又跟我念叨了,说世子太瘦了。”

郭子牧噗嗤笑了,起身去给罗荣王拿衣裳,罗荣王接着说:“世子问要不要他出面,我说不用。”

郭子牧道:“云安已经驳了鲁国公府的面子了,我没什么的。

云安明日还要跟那边的吃饭,以后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

罗荣王道:“嗯,我知道,我也这么跟世子说了。”

心里,罗荣王则道,鲁国公府的小子不懂事,鲁国公不能不懂事。

这件事说大不大,但怎么都是自己放在心里疼的人,不能叫人这么没规矩。

当然对着郭子牧,罗荣王肯定是不让他操心的。郭子牧想的简单,罗荣王就让他继续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