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大斯货物(第2页)
而远在京城的永明帝在不久后也收到了一封再次从忠勇村送来的信,同来的还有一个严丝合缝封口的竹筒。
忠勇村,翁瑶低头看着自己的腰,脸上是苦恼。
她的贴身婢女笑着说:“姑娘来到敕南府后,气色都好了许多呢。”
翁瑶苦笑:“起止是好了许多,瞧我这腰都粗了。”
婢女道:“姑娘之前就是太瘦了,叫奴婢说,姑娘现在这模样才正正好呢。”
翁瑶叹气:“这再吃下去,我怕回京后爹娘都认不出我了。”
她这话把在场的两位婢女都逗笑了。
翁瑶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开玩笑。在府城时,她听蒋康宁说了很多回瑞郡郎这边的饭菜好吃。
她想着或许就如“云龙阁”那样,哪知是她错了!
别院这边的菜有一种她从未吃过的新鲜,对,就是新鲜。
不是说“云龙阁”的菜不新鲜,就是别院这边的菜有一种令人忍不住回味,忍不住就会吃多、吃撑的鲜美!
翁瑶不是一个嗜好美食的人,但她觉得回京后她可能会有段时间食欲不佳。
每次吃饭前,翁瑶都告诉自己这顿要少吃点,可饭菜一入口,她就忘了饭前自己在心里说过的话了。
最直观的就是来了别院不过十天,女儿洛桐都明显长高了!
翁瑶让婢女把她带来的衣裳都拿出来,腰部能放一放的就放一放。
别说翁瑶开始放衣服的腰了,就是老夫人、老正君和粟辰逸都这样做了!
别院的菜吃的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种的,讲究口感的邵云安每天都会亲自去浇浇地。
邵云安还会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把空间的菜与菜园子里收的菜混在一起,也就不怪大家吃得满足了。
邵云安自己就嘴刁,王石井和三个孩子也都被他养刁了。
妮子在宫里还好点,反正王青和蒋沫熙是万分盼着两位爹能早点回来。
邵云安带着赵河开始给第一批酒换桶了。
陈三礼不接触酿酒的关键技术,但这换桶前的几次检查和换酒的过程他是在现场的。
陈三礼不又感慨怪不得人家酿的这“醉花间”会如此好喝,只这工序若无人领着谁能知道还有这些步骤。
赵河是也没想到看似普通的一个果酒都有如此多的门道,他学得很认真。
认真到他都没空去关心已经去了京城的儿子,和跟在侯爷身后忙碌不已的赵元德。
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年初前往大斯国的船队回来了。
船队是停靠在州府那边的码头,得到消息的陈三礼赶紧告诉忠勇侯。
从他笑得如一朵花似的脸上就能看出这一趟他赚了多少。
邵云安和王石井这趟跟船没有拿茶叶、酒,因为来不及向京城请示了。
两人拿出的算是自己手里的私货,大部分都是邵云安空间里囤的花茶那些的,还有两人在山上采的山货。
具体的钱财还未送过来,不过陈三礼已经先得到了消息。
他的货自然是都卖出去了,并且换回了不少大斯国的特产好物。
邵云安和王石井的货也都卖出去了,两人当时就交代陈三礼了,他们不要钱,争取也多换一些大斯国的特产回来。
两人的货中那种具有壮阳效果的东西很受追捧,换了不少好东西回来。
陈三礼委婉地表示,壮阳好物可以再多弄点,对此邵云安十分的无语。
等了有七八天,车队进入永修县,从大斯国带回来的货物运回来了。
别说,邵云安还真有点好奇。
大斯国这个国家吧跟他“以前”知道的某个国家很像,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就是不知这两个不同时空,又有点相似处的国家所拥有的特产是否是相同的,还是有所差异。
运回来的货物全部放在陈三礼在县城的一个别院中。
别院的护卫挺多的,看来陈三礼平时存放贵重货物的地方也在这里。
陈三礼见到两人就先递上了两份清单,一份是他这次从大斯国换回来的物品;还有一份是给侯爷和瑞郡郎换回的货物。
陈三礼道:“侯爷和郡郎对我手里的货有感兴趣的,只管开口。”
邵云安笑着说:“有陈东家这话就行,我可就不客气了。”
陈三礼笑道:“郡郎您只管挑。”
陈三礼巴不得这位爷能从他手里多挑些东西走。
陈三礼说是只跟了一条船,但他带回来的东西却极多。
他把每样东西的样品摆了出来,这样邵云安和王石井若是有看重的可以根据单子上提供的数量拿货。
而给他们两人换回来的货物陈三礼都没动,一会儿让两人查验过后就可以直接带走了。
陈三礼摆样品的地方是一大间极为通透的屋子,光线也好。
可能是怕温度太高影响到货物的品质,也或许是为了招待贵客,屋内还摆了冰鉴,十分的凉快。
陈三礼没说的是,这次出海,他还特别交代他那位朋友尽可能把大斯国特有的东西都带一份回来。
说不定有哪样他们不懂得价值的东西就进了邵云安的眼呢?
那时候邵云安还不是君后的侄子、将军府的少爷,却是陈三礼心里都要竖根大拇指的灵眼童子。
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人家那双厉眼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