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村中来物(第2页)
他让人连苗带土一起带过去了几棵,到了京城后要赶紧种下,这样结出的鲜果君后和皇上就可以品尝到了。
带去的人就是擅长种植草莓和玉米的,皇上把他一家人交给慕容世子。
永明帝给君后看这封信的用意自然不是草莓,而是那疑似可以做粮食,产量高,好生长的玉米!
永明帝坐不住了,立刻让安泽去王府把那擅长种植玉米的人传进宫。
安泽出去喊人去王府传口谕,永明帝拉着君后先看邵云安送来的这些东西。
他让卓金和郭逊先把那荔枝酒给他找出来,再给他切一个黄皮瓜尝尝。
黄皮瓜就是哈密瓜,别院的瓜正好长成了,邵云安留下一半自己吃,另一半都给宫中送来了。
10车的东西,最多的就是别院种的菜、瓜、果。
这孕妇又不能吃太多腌制食品,邵云安腌了点萝卜条,如果君后的孕反实在是厉害,就吃一点。
一路尽可能地放了冰运过来,这蔬果看上去还是水灵灵的,君后感动地说:“云安有心了。”
永明帝:“要不说是亲侄子呢。”
“皇上!千岁!瞧这瓜,闻着真甜!”
那边切开瓜的卓金惊奇地喊。
※
这一天,永明帝和君后开礼物开得很是高兴,特别是永明帝。
而被宣进宫的周叔却是差点没被吓死。他做了一辈子的泥腿子,哪能想到有一天能见着皇上呢!
宫中去王府宣皇上口谕,把刚刚进京,在王府坐得都忐忑不已的周叔和周婶给吓死了。
还是罗荣王出面问明了情况,皇上要见在侯府别院负责种田的人进宫问话,他就知道皇上要见的是谁了。
罗荣王让郭子牧安顿周婶、周天宝、王书平、王衍和赵丛博,他陪周叔进宫。
周叔当场就跪下谢王爷大恩。
罗荣王与周叔一家也算是熟悉,在忠勇村的时候两人没少讨论种菜心得。
玉米的事罗荣王也知道,他跟着进宫去说明也最合适不过。
临走前,他还去后院摘了五六个瓜。
慕容世子在实验田忙呢,最近西红柿和青瓜都开始结果了,慕容世子更是以农庄为家了。
不仅如此,他还把弟弟慕容晖也给接了过去。
罗荣王和郭子牧最近那是绝对的二人幸福世界,别提多滋润了。
罗荣王一走,在郭子牧面前,周婶、周天宝、王书平、王衍和赵丛博就放开了许多。
邵云安给郭子牧也写了封信,就是告诉他先过来的这几个人要怎么安排。
毕竟彼此都比较熟,又没有别人在旁,周婶很快就放开了,把村子里的情况说给郭子牧听,王书平也不时补充几句。
郭子牧也把王石井和邵云安来到京城后他能说的部分说给周婶和王书平,也是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对王衍和赵丛博,郭子牧道:“青哥儿一个人在国子监,身边没有熟悉的人也挺孤单的。
云安走之前就跟我说了,想王衍和丛博能来京城陪青哥儿。”
王书平有些担忧:“他们俩孩子能进去吗?侯爷说不用我们操心,也不用出束修,可这毕竟是国子监呐。”
郭子牧把能在国子监读书的人通常要符合什么条件说了出来,道:
“侯府给国子监捐了一笔修缮的银子,康山长现在是国子监的祭酒,王衍和丛博只管放心去读就是。”
王书平明白了,这还是给了银子的。
这笔银子别说他能不能掏得起,就算掏得起,以他的身份也别想送儿子进国子监。
反正他是心甘情愿做侯府的管事、下人,侯府要儿子给世子陪读那就陪!
王书平显得很高兴,王衍和赵丛博也忍不住笑了。
王石井把王书平和王衍、赵丛博提前送过来也有他的用意。
侯府这边王书平过来可以帮秦茵的忙,义父义母也可以先教着王书平做些事。
王衍和赵丛博呢就尽快入学,尽早适应国子监的学习生活。
玉米、草莓这块需要周叔来指导,那不能只把周叔一个人送过来。
周婶和周天宝跟着一起,周天宝也懂种地,周婶就可以指导一下云龙院这边包坊的事情。
邵云安这次“送货”进京,大头都送进了宫。
王府这边就4坛荔枝酒,4份草莓干、4份桂花蜜渍金桔、4份菠萝蜜干、几个哈密瓜、一篓子玉米和两筐蔬菜,数量都不多。
这些东西还要给将军府、帝师府和岑老那边送一份。
郭子牧留下了王府的这份,分好后让人分别送去将军府、帝师府和侯府那边,岑老夫妇住在侯府。
郭子牧还让人去后院摘了西瓜一道送过去。
看着郭子牧戴着面具交代王府的下人做事,少了许多在别院时腼腆与胆怯,周婶也很为郭子牧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