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冒青烟

这酿酒也不是回来就上山采果,就开始酿了。

既然要做大做强也准备与陈三礼合作,那前期还需要时间去准备。

邵云安早上亲自给长辈做了早饭,哄他们高兴,特别是哄小爹高兴,然后就由虎哥开道,带着长辈们上山去了。

王石井交代燕浮生让他派人去县城请陈三礼明日若有空过来一趟。

再派人去把里正赵大叔、赵元德、王书平、孙族长、孙叔、孙婶、秋叔、银子叔、四叔和四婶请过来。

忠勇村成为了王石井的封地,里正这个角色就显得尴尬了。

以前,里正向县令负责;现在,他却是有点类似于王石井封地上的管家了。

可他又不是侯府任命的名正言顺的(村)管家。

作为封地,村子里的田地就不能随意买卖了;村民们交的税也是不是向官府交了,而是交给王石井这位侯爷。

而王石井作为侯爷,他缴纳给朝廷的税就包含了他的封地。

忠勇村作为封地,算是最小的了,但要管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却绝不会少。

王石井让燕浮生派人把这几个人请过来也有他的用意。

村里三大姓,王、赵、孙三族的族长按理说他都需要见一见;

年底回京城,他也打算带几个人过去。但除了王书平和赵元德,其他几个都是晚辈,那请对方家中的长辈来谈才最合适。

四叔、四婶和银子叔、秋叔两家,王石井和邵云安是都想把他们带去京城。

再加上周叔、周婶一家,那侯府就有几个自己人做管事了。

王石井和邵云安也不需要他们对外,就是管好侯府的一摊子事。

再由燕浮生、秦茵这两个大管家把控,粟辰逸这个亲爹盯着,那侯府内部至少就不会乱。

邵云安就是想让小爹粟辰逸忙起来,摆脱之前孩子丢失十几年的苦闷。

这里没有心理疾病的控制药物,他是真觉得粟辰逸有一点抑郁倾向了,要尽快把他的心情调整过来。

村子里最近因为王石井和邵云安回来,气氛是明显充斥着某种异样的。

所有人都等着侯府别院——现在也不能叫“王宅”了——等着那边的动静。

也因此,四婶、秋叔这两家人都没出摊,或者说在京城的旨意传到村里后,两家人就没法专心做买卖了。

正在家中坐的赵大叔、赵元德和王书平被侯府别院来人告知后先是吓了一大跳,接着就是无措,还有那么一点欣喜。

四叔、四婶和秋叔、银子叔这边也是又惊喜又紧张。

孙族长正收拾自家猪圈呢,得到消息的他差点一头栽猪圈里。

孙叔孙婶也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背着一个大背篓。

一群仿佛回娘家探亲的在村道上遇着了,都顾不上说话,一个个是能走多快走多快,生怕叫侯爷等急了。

距别院十丈远的地方,大家被拦了下来。

守卫询问了他们的身份,查看了他们带的东西没有问题,这才放行。

诸人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王石井如今的身份当真不一般的真实感。

这侯府别院的下人分别去了王文和家、里正家、孙家等几家的消息在几家人还没出门时就火速传开了。

村里所有人都盯住了这几家,那些原本打算去田里干活的都放下锄头又回屋了。

大家到了门口,见到的不是侯府的下人,却是笑呵呵等在那里的周叔。

一看到周叔,众人的心顿时轻松了一半,也感慨周才一家的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坦了。

周叔招呼人帮忙拿东西,嘴里说:“瑞郡郎带着老夫人他们上山去了,侯爷得了空,这不赶紧叫你们过来。”

四婶低声问:“他才叔,你知道侯爷叫咱们来是啥事儿不?”

周叔笑着说:“啥事儿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好事儿。”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

要说所有人里最忐忑的就是王书平了,自家亲爹做族长时因为王枝松的原因,做事偏颇。

先前王文和就被罗荣王训斥过了,之后圣旨直接言明王石井脱离王氏一族,为“忠王氏”。

皇上是没有罚一个小小的秀水村的小族长,却是兜头给了王氏一族一个响亮的耳光。

王大力日渐消瘦,病病歪歪的,王文和也好不到哪去。

王文和自责,王氏的族人也怪他。

也好在王老爹这一支的支持王书平这个新族长,加上王书平与王石井一家关系好,王衍还在白月书院读书。

不然王文和一家的日子在王石井成了侯爷后绝对不会好。

周叔带着大家来到待客的正厅。

一见到坐在正厅首位上的人,大家立刻跪下行礼。

王石井起身一个健步上前拦住众人:“叔婶们别多礼,快快请起。”

孙族长、里正却坚持磕了个头才起来,其他人见状也是坚持磕了个头。

不管以前的关系如何,现在人家是贵族,是侯爷了,礼不可废。

王石井让大家坐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肉眼可见的紧张。

王玉梅带着下人送来茶水,周叔也找了个地方坐下了,明显作陪的意思。

见王玉梅脸上带笑,举止之间也没多少紧张,王四婶先笑了,这样就好。

王石井拿起茶盏来做了个喝茶的动作,其他人也赶紧拿起自己的茶盏来,小心翼翼地抿了口据说一两千金的茶。

王石井喝了口茶,放下茶盏,朝京城的方向抱拳行礼:“得圣上隆恩,秀水村更名,成了我的封地。”

放下手,

“虽说是封地,但我与正君也不是常年住在村子里,村中种种还需大家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