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当年
有人一个箭步冲上来一把拿走了那样东西。代老将军没有去夺,而是看向来人。 粟辰逸嘴唇哆嗦,眼睛瞪到了极限。
沈冰托住他颤抖的双手,生怕下一刻他手里的东西就掉到地上摔碎了。
不用再多说明,只看粟辰逸的反应就知道这东西的真伪。
“战安……这是战安的……”
粟辰逸整个人仿佛被重锤用力击打了一下,他茫茫然地抬头,茫茫然地开口,眼泪滚落:
“爹……这是战安的……这是我的战安的……”
说完这一句,粟辰逸把那样东西按在胸口,身体摇摇欲坠。
沈冰和粟辰逸的贴身下人急忙扶着他过去坐下,可他心酸的哭声却是令闻者落泪。
老正君从粟辰逸手里拿过那样东西,看过之后哽咽:“是战安的,还是明荣给战安戴上的。”
老正君拿着的是一块白色的玉佩。
玉佩的一面刻着“安泰呈祥”四字;背面是福云,两侧刻着康盛二十三。
这个玉佩,老正君和老夫人都不陌生。
那是代战安一岁时代明荣回京面圣时给儿子亲手戴上的,随着代战安一起消失了十几年。
代江主动说:“这块玉佩是从邵家搜出来的。
邵下农和李二苗承认这块玉佩是从邵云安的身上取下来的。”
代江收到老将军的亲笔信后当真是吓了一跳。
代江把两人揍了一顿,李二苗先招了。不过两人当时并没有说还有块玉佩,玉佩是搜出来的。
铁证如山,又事关将军府丢失了十几年的小少爷,代江自然是要亲自回京禀报。
邵云安当初被胡人劫走后,途中遇到了一队大山部落的行商。
大山部落的人是天生的战士,各个彪悍。
大山部落与胡哈尔国那是世仇,双方一碰面自然是没什么话好说的。
这队大山部落的行商也确实彪悍,自己这边重伤了几人,却是杀光了胡人。
阴差阳错之下,救下了邵云安。
彼时,被抢走的邵云安脑袋受了伤,高烧不止。
大山部落这队行商也有人重伤,他们的头领便在临近的县城找了一户相识的人家养伤、休整。
而邵氏夫妇那时候就是这户人家的长工。
邵云安伤到了头,醒来后只记得自己叫安,其他却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那户人家的主母一直没有孩子。
邵云安的模样不错,身上的衣服虽说又脏又破,却也能看出他是大户人家出身。
邵云安是从胡人手里救下的,也没听说附近有人家找孩子,也不免就猜测他的家人已经遇害。
头领要赶回大山部落,就把邵云安和重伤的那几名手下托付给了这户人家,还留了银钱。
这户人家左等右等也没等来谁家找孩子,主母就动了收养邵云安的意思。
原本按照大燕国的律法,民间收养也需要去衙门里办收养的手续,认定孩子的来历正当才可以。
但邵云安失忆了,又牵扯到了胡人和大山部落,那户人家就没去衙门办手续。
对外只说是远房亲戚的孩子,等过些时候花些银钱直接给邵云安落了户就行了。
大山部落的那几个重伤员养好了伤就离开了,邵云安在那户人家也安顿了下来。
因为那位头领是在黑云山附近捡到的他,便给他取名为云安。
如果是这样,那代家一定能找到邵云安。可不久后,那户人家的主母偏偏就怀孕了!
邵云安毕竟来路不明,现在主母有孕,邵云安的身份就尴尬了。
换做别家,或许会认为这个孩子是养子带来的,定会对养子更好。
但那家的主母就盼着嫡子呢,本来家中就有庶子争家产了,再多一个养子那自己的亲儿子更吃亏。
主母坚决不养了,家主便决定把邵云安送到衙门去,查查他的身份。
若孩子家中还有人,那就送回去;若孩子家里没人了,就由衙门来选择收养的人家。
主母让管家把邵云安送走,对方转手就把邵云安交给了自家媳妇儿。
管家媳妇儿犯懒,就把邵云安交给了负责宅中浆洗的李氏,也就是邵老太李二苗。
邵下农的长工工契到期了,这几年也不太平,他就决定带着妻小回乡。
管家媳妇儿也是想着他们正好要走,就叫他们顺路把邵云安送到县衙去,也省得她多跑一趟。
邵云安在这家没受什么苦,吃的穿的都是按照嫡少爷的规矩来的。
邵云安脖子上戴着的玉佩就不必说了,手上还有一对银镯子,是主母给买的。
主母也心里有愧,给邵云安添置的那些东西也让人给他都带走。
见着这些东西,邵下农和李二苗就动了歪心思。
在外做长工多年,两人虽说攒了些银钱但绝对不会嫌多。
那时候邵家夫妇还只有邵大虎一个儿子,夫妇两人都宠得紧。
反正多个孩子也不过是多双筷子,邵云安是个男孩儿,回乡后家里还多个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