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高兴的,怒骂的(第2页)
王石井只跟他们每家要10两银子的方子钱,还写了契书。
不过两家人坚持分两成的利给王石井和邵云安。拗不过两家,王石井就做主只要半成,一年就行了。
毕竟相比菊花茶和果酱,这两个买卖只是小本生意。
拿到了方子,还有契书,还借到了10两的银子,两家人更不知该怎么感激了。四婶更是频频抹泪。
下午邵云安休息好后先去了四婶家,指导她怎么煮串串香的汤底。
还有一串用多少食材合适,价钱又要怎么定。这底料的香料一定要全部磨成粉放进去,免得有人看出来。
邵云安还写了一张单子,上面是可以做串串香的食材,让四婶心里有个底。
教完四婶,邵云安又去了王庄华家,指导秋叔和银子叔煮肉。饼子好做,银子叔看王石井做了一回就能做出来了。
这肉的关键料包,邵云安让秋叔和银子叔要看好,有两味料可以磨成粉直接放到汤里。
这两家人去了王石井家一趟,随后邵云安又往两家各跑了一趟,接着两家就都飘出了诱人的香气。
村里聪明的立刻猜到了是怎么回事。村民们不敢去问邵云安,纷纷都去两家探口风。
王四婶很直接地说,邵云安教他们家做了道吃食,他们家准备去县上支个摊子。
这小吃没法跟果酱和菊花茶比,大家伙也就不要追问了。
在王四婶这里碰了钉子,又有人跑王庄华家。秋叔和银子叔都是男人,只能淡笑不语。
王庄华的媳妇儿是个厉害的,几句话就把上门打探消息的人给撵出去了。
这叫好人有好报!该做好人的时候没做,这时候来问,有脸没脸!
这件事在王氏一族中迅速扩散开来。马上就又有人骂王大福一家。
要不是他们之前那么不要脸,邵云安说不定已经给他们王氏一族找好买卖了呢!
也有人去找族长王文和,希望王文和能出面找邵云安。
眼看着赵氏和孙氏的族人有钱了,王氏这边王老贵(四叔)家,和王多秋家又摆明了要自己单干。
他们这些王氏族人眼看着连汤都没得喝!
那天的事情过后,王文和的身体就一直不怎么爽利,心里不痛快,身体又怎么会好。
王文和只觉得自己这个族长做的太失败。
他那么护着王老太一家,那么盼着王枝松取得功名提携族人,结果那家人做的事却是越来越令他心寒。
连小小年纪的王在铮都敢杀人,叫他怎能不难过。
王文和想把儿子王书平推到族长的位置上去,又奈何王书平的年纪太轻。
现在他这一家在族中的地位变得很是微妙,另外三位族老对他也颇有微词,族人们对他的意见更大。
王书平把这些人挡了出去。王石井和邵云安不是不帮族人,看老贵叔和秋叔家就知道。
那两家人在石井不在家的时候,私下里没少关照王青和妮子这两个孩子。
王石井回来,那两家人也是出人出力出粮。
现在王石井报答人家了,你们看着眼红,当初你们都做什么去了?别说族长做得不对,王氏一族又有几个做的好的。
就他们这一看别人家挣钱就眼红,就上门讨要的,就该看着人家吃肉,自己连口汤都喝不上!
父亲病了,也彻底放下了对王枝松的期望,王书平的态度也硬气了不少。
王枝松的童生郎保住了,但王书平一点都不想提起那家人。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这个小家。
王在铮被族规罚了一顿之后,回到家中又被姑姑和小叔往死里打了一顿。
王石井的发怒,县令大人的审问,族规的惩罚和那一顿打,王在铮现在的模样就像当初妮子的模样。
王老太卧床不起,那30板子把她打狠了。她虽然没有跪一夜,但也在祠堂里趴了一晚,受伤又受冻,病了。
王石井拿来的10两银子,足够给她治伤的。但王老太前脚收了钱,后脚就骂钱给的少。
她都快疼死,病死了,趴在床上也不安生。骂王石井和邵云安,骂惹下祸事的王在铮,骂不管他们的族长王文和。
王枝松那天过后整个人阴沉了不少。
爹靠不住,娘又躺着。
姐姐没有小姐的命却是一副小姐的脾气,饭不会做,连个衣裳都洗不好。
王在铮又闯下这么大的祸,在牢里的二哥和二嫂也不知死了没有。
第一次,王枝松是如此厌恶自己的家人。没有一个能为他解忧不说,只会给他拖后腿。
王枝松把所有的过错都算在家人的头上,唯独少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