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五花八门
徐晏清连忙应下,心中惊叹,大王对这曲辕犁着实重视,不亚于印刷术。^2\8!墈+书?枉¨ .已`发?布^最/辛!蟑!結^
沈不韦忽然开口:“大王,去岁胡商大增,东西二市人满为患。”
“他们联名上书,建言开夜市,废宵禁。”
“荒唐!”萧宇喝道,“区区商贾,也敢指摘国之大事?”
长安城为秦国之都,首善之地,必以安稳为第一要务。
怎可开夜市,废宵禁,让胡商横行,铜臭味遍布全城?
群臣议论纷纷:“这些胡商,倚仗大王恩德,竟敢得寸进尺。”
“依我看,其中必有为富不仁者,不如审查一番,以正视听。”
“是极!国家大事岂容他们置喙?”
高楷淡笑一声:“废宵禁是不可能的,至于夜市,可开在坊内,但不能太晚。”
偌大长安城,数十万民众,若毫无约束一齐涌上街头,治安管理便是一大挑战。
何况,城中屋舍大多为木制、茅草,一旦起火,不知牵连多少人,绝不能儿戏。
至于夜市,便在坊内,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一番就是了。
“不过,上元佳节,可暂弛宵禁三日,与民同乐。”
萧宇蹙眉:“大王,胡商逐利而来,欲壑难填,如此宽仁,无异于纵容。?精,武′暁?说!徃¨ -耕?欣¨醉\哙-”
“大禹治水,靠疏而非堵。”高楷淡声道,“无商不活,若无商贾流通,天下一潭死水,绝不利于民生。”
“勿要严防死守,喊打喊杀,因地制宜即可。”
“是……”
沈不韦苦着脸道:“大王,胡商大增,东西二市诸事繁杂,长安、万年两县以及京兆府,都求告于户部。”
“微臣实在分身乏术,还望大王怜惜!”
高楷哑然失笑:“旁人恨不得身兼多职,你倒往外推。”
沈不韦嘿嘿一笑:“能者多劳,微臣有自知之明,只是个庸者,不敢耽搁大事。”
高楷看他一眼,摇了摇头:“既如此,新增太府寺,下设平准署、左藏署、右藏署、常平署。”
“暂且以太府寺丞为首官。”
“大王英明!”沈不韦眉飞色舞,“不知这太府寺丞,大王属意何人?”
高楷思绪一转,想起一个胖胖的身影:“凤州刺史安兴仁,调他来朝中任职。”
众人皆是惊讶,大王竟委任一个粟特人掌管国库、粮仓。
不过,想到朝中尚有羌人刺史,突厥将军,此事倒也不足为奇。
窦仪忽然拱手:“大王,五经正本推广诸道,士子们翘首以盼,等着您开科举,鲤鱼跃龙门。/求?书*帮_ ¨追?蕞?薪*彰-劫.”
高楷笑道:“险些忘了此事。”
“今岁春闱来不及,便让诸州、县先举办秋闱。”
“待来年,八方举子齐聚长安,再办省试。”
“遵令!”窦仪自无异议。
……
二月二,龙抬头。
自从高楷下令,允许诸州刺史上疏以来,各地奏书便如同雪花一般飞来。
这些奏书里,所说之事五花八门,有歌功颂德、敬献祥瑞,也有建言献策、针砭时弊,更有奇闻轶事,天灾人祸。
不得不说,通过这些奏书,高楷对九道州县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也认识到千人千面,一项政策上传下达,总免不了变味,或不服水土,或浮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