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心比天高(第2页)
“朝廷鞭长莫及,方才让他生出野心。”
“没有实力便暴露野心,只是自取灭亡!”袁文通哂笑,“备马,我要拜见父王!”
“是!”
……
长安,长安县,长寿坊西南隅,县廨后衙。
??!寅时,天色未明,两个更夫走在坊间街巷,一个持梆,一人持锣。
这天寒地冻的时节,两人裹紧衣衫,呼吸间凝成白雾。
接连敲梆击锣五次,声传西方,左侧更夫扯开嗓门叫道:“早安寝早起身!”
“一日之计在于晨!”右侧更夫紧随其后。
呐喊声将县令薛绩吵醒,他睁开双眼,望着头顶帷幔,挣扎许久,方才不情不愿地起身。
临近年关,衙门诸事繁杂,为了今年考核得一个“上上”,他只能点灯熬油,忙到三更半夜。
所幸,大王即将凯旋,除却例行赏赐,少不了三天休沐。
到时候,可以回府睡个好觉。
他下了床榻,踏着六合靴,穿上圆领襕袍、束蹀躞带,戴好黑幞头,对着铜镜,正了正衣帽。
镜中之人,一袭浅绯色官袍,面貌温和,风度翩翩。
唯一美中不足,发际线有后移迹象。
不过,长安县是赤县,和万年县一样,属正五品,比地方县令高出两到三个品级。
想到这,他嘴角上扬。
吱嘎!房门悄然打开,两个仆役奉上温水,以及朝食。
一碗粟米粥,一碟咸菜,一个胡饼,便
是他这个县令的早膳了。
漏刻嘀嗒作响,不知不觉己是卯时,晨光微曦。
薛绩踏出房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此时,太阳尚未升起,薄雾淡淡,白霜染地。
他拢了拢袖子,沿着回廊首走数步,转弯处,一面照壁映入眼帘。
照壁上,雕刻一头异兽,长着龙头、马身、牛足,犹如麒麟。
其名为犭贪,身披锦甲,踏着金银财宝,仰头张口作吞吐太阳之势。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这头异兽旨在告诫世人勿要贪得无厌。
不过,他父亲薛衍耳提面命,家风严谨,他又是秦王侧妃兄长,朝中不知多少人盯着,哪敢贪污受贿?
转过照壁,他继续向前走,至甬道。东侧,有户房、钱科、粮科,西侧,有吏、礼、兵、刑、工五房。
三班衙役、小吏们正在庭中应卯,屋檐下,主簿拿着卯册查点人数。
“见过明府!”见他来,众人连忙叉手行礼。
薛绩点了点头,问道:“可到齐了?”
主簿奉上卯册:“回明府,户房一名小吏刘三石未至,不知何故。”
按秦律,缺一日,鞭笞十下。
薛绩皱了皱眉,此风不可助涨。
一员皂班忙道:“明府容禀,今岁天寒,刘三石母亲患疾,他急于求医问药,方才耽搁差事,并非故意为之。”
薛衍叹道:“此人事母至孝,便免他责罚。”
“让他明日再来应卯。”
众人皆赞:“明府仁德!”
点卯之后,薛绩沿着甬道,前往亲民堂。
半道上,一尊谕戒石碑拦路,碑面上刻着“公生明”、“廉生威”,寓意公正无私,清明廉洁。
此时,薄雾散去,晨光洒落,照耀在身上,带来一丝丝暖意。
他抬头一望,己是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