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鹿鸣宴(第2页)

“这些年,我沧澜府喜事一件接一件,人才济济,本府甚为欣慰。”

“沧澜府的繁荣,是陛下励精图治的结果,是沧澜王管理有方。”

“本府提议,现场所有人与本知府一起,望阙谢恩!”

张建华的话,瞬间得到了众人的响应,纷纷站起身来,朝着京都的方向跪下。

其实,这是鹿鸣宴一项特定的流程,也称为感谢皇恩。

望阙谢恩过后,就是谒见考官,以赵寒江为首的举人,依次拜谢主考、监临等官员。

这两项完成后,就是奏《鹿鸣》!

随着这些礼节的结束,鹿鸣宴才算是正式开始。

作为鹿鸣宴,在场的又都是举人,自然少不了吟诗,这可不是让你随便作一首,通常都是答谢诗。

赵寒江作为解元,自然需要第一个站出来。

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己早想好了要用到的诗。

“呦呦鹿鸣野苹新,笙瑟谐风绕玉宸。”

“炎曦幸得南薰解,锦绶初承北阙恩。”

“樽前敢忘推毂意?笔底长怀剪烛人。”

“他日琼林重赴宴,桂枝犹带旧筵春。”

这首诗名为《鹿鸣宴上酬诸公》,是一首典型的谢恩师。

最后指出“琼林与桂枝”,更是一语双关之意,喻今日的鹿鸣宴,乃是起点。

他这首诗一出,现场果然一片喝彩,白夫子抚摸着胡须,满脸的笑容。

楚萧明看着赵寒江,苦着脸道:“寒江,你一

出场就如此精彩,这让我们怎么往下接。”

张平和等人也是纷纷开口,一脸的苦笑。

其实,他们昨天就想好了,自然不可能现场做,不然临场发挥,还真的未必做得出来。

有了赵寒江的开口,甲榜之人,一个接一个起身,把自己写好的答谢诗念了出来。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闹,一首持续到下午,这场鹿鸣宴才算是结束。

赵寒江回到家中,感觉比参加乡试都累,脸都笑的抽筋了。

好在不用游街,不然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只猴子,给人家变戏法呢。

不过知府还是很大方的,他得到了一千两银子,这是旗匾银。

其余甲榜的八人,最少的都有三百两,也算是这一趟宴席的收获了。

这次鹿鸣宴最大的好处,自然不是得到了一千两银子,而是认识了一批人。

听说他明日就去京都,楚萧明等都觉得可惜,他们还想与赵寒江结伴去京都呢。

不过楚萧明他还要回老家一趟,成为了举人,自然要回去的,还有不少的宴席等着他。

张平和等人,己在开始准备去往京都的事宜,如果没有意外,他们最多半个月之后就会动身。

他们不得不尽快动身,因为十一月,沧澜府就会下雪,天气会一天比一天冷。

太迟动身的话,到时候要是路上遇上下雪,那就麻烦了。

而且,刚刚中了举人,心中充满了斗志,一个个磨刀霍霍,希望可以在春闱大展拳脚。

提前去京都,也好静下心来读书,为春闱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