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乡试临近(第2页)

秦景瑞看到赵寒江吃惊的表情,不由小声的解释了一句。

赵寒江恍然大悟,他还真不知道,攸宁也会弹琵琶。

秦景瑞就是来走个过场,他自然不可能一首坐到宴席结束。

菜差不多上齐了,他就起身离开,赵寒江也趁机告辞。

走出知府大门,秦景瑞苦着脸道:“姐夫,我是真不喜欢参加这些宴会!”

赵寒江听到这话,不由哈哈大笑,他理解秦景瑞的想法。

宴席之上,他代表的是沧澜王府,一言一行都会被人看在眼中。

不过这种事,总是要适应的,毕竟他可是未来的沧澜王。

他与秦景瑞坐了同一辆马车,把他送到了王府后,这才朝着家中赶去。

随着新知府的确定,沧澜府官场自然需要做一些调整,不少与蔡从茂交好的官员纷纷被拿下。

前面没有动他们,是不想引起沧澜府的动荡。

但如今一切都稳定了下来,自然没有留着他们的必要。

同时,沧澜府还进行了大排查,揪出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以及一些蛰伏的楚国密探。

沧澜府大广场那边,隔三差五就有人被拉去砍头。

闹腾了大半个月,这才彻底安静了下来,时间也来到了八月!

府学这边,气氛逐日变得紧张了起来,乡试的日子不断的逼近!

与府试、院试不同,乡试三年一次,一旦没有考上,要在等三年。

三年的时间可不短,因此众人这段时间,都是拼了命在学习。

乡试,也称秋闱,一旦乡试通过,就从秀才升为举人,即便是考不上进士,也

能担任低阶官职。

所以,乡试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次鱼跃龙门的机会。

只要通过乡试,人生就算是彻底改变了。

乡试第一名,更是有解元之称。

赵寒江同样沉浸在学习中,他肯定是上榜的,他想要尽快迎娶攸宁。

真的拖个三年,说不定到手的媳妇都飞了,这绝不是一句玩笑话!

相比于院试,乡试考试内容增加,考试时间延长。

在景国,乡试考三场,每一场都需历经三天两夜,全程约九天。

第一场考核的是诗赋能力(含诗、词、赋三者),重点在于赋,在于文,是考察写文章的能力!

第二场考核各种经义的理解,含论、表等。

第三场考察实务能力,涉及边防、河道、农田等方方面面!

这三者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官员需要具备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通过了乡试之人,即便是不参加春闱,也能做小官的原因。

通过之人,己经具备了做小官的能力,成为官场重要的组成部分。

白夫子对于赵寒江越发的严格,重点针对的是第二场考试的训练。

王府那边,王妃还让人送来了不少乡试杰出的文章,给赵寒江做参考!

他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时间去管药膳堂的事情,也没有时间去理会祥云酒楼的事。

好在冬雪己经被锻炼了出来,祥云酒楼己经准备装修!

这段时间,她做了很多的火锅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