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第四次穿越(第2页)

踩过红线的人,不管他过去立下多少军功,不管他们现在是公侯王爵,都得死。

谢颜在燕地传来好消息,他在那边种植的土豆、番薯大丰收。

土豆、番薯并不能取代目前主流的小麦、水稻以及高粱。

不过却是大宋目前最需要的粮食。

别看宋朝的商业发达,实际上依旧是饿殍遍野。

出了汴京就能看到遍地的难民。

而大宋的叛乱次数可以说是历史之最,而赵佶在位时期又是南北两宋之最。

当人饿的时候,什么礼义廉耻,什么道德约束都会变成空谈。

所以赵宮要发展大宋的科技行业,那么就必须先解决百姓的温饱。

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都是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而人口的增长就需要充足的粮食。

所以赵宮现在要做的,除了给出一些暂时还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结构的技术之外,不是鼓励科技发展,而是鼓励农桑、畜牧。

就目前来说,有了大量的土豆与番薯,赵宮的腰杆子也更硬了。

去年陈莲给的康河2型稻种,同样得到大丰收。

不过这些丰收的粮食,还是要作为稻种,扩大种植规模,还无法用来满足中原百姓的需求。

而钢铁产量也随着新工艺的出现而大幅度增加。

从古至今,钢铁一直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即便是在现代也是如此。

赵宮开始了给大宋大军换装,更轻、更强、更锋利,这三点将成为新式装备的标准。

而被换下来的军备,赵宮也没有卖给周边的敌人。

赵宮要时时刻刻的挤压着金国、辽国、西夏、吐蕃的国力与军事力量。

开武三年,大宋境内的叛军已经彻底的被镇压。

随着越来越多的土豆、番薯,还有新稻种的发放,大部分百姓都有了喘息的时间。

赵宮也在这一年迎娶了自己的皇后。

皇后名为李明月,为开封府尹李朝山的长女。

选择李明月的理由并不复杂。

韦太后和乔太妃选定李明月的时候,也没考虑过政治因素。

只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漂亮。

在众多送来的名帖里,年龄相仿,在汴京府内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女,最关键是此女花容月貌。

赵宮不知道什么叫做倾国倾城,可是在看到李明月的时候,他就觉得李明月是他所见过的女人里最漂亮的,或许在见到的那一刻,他就觉得这就叫做倾国倾城。

李明月与赵宮同岁,都是十六岁,可是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便如最娇艳的花朵般盛开着,展现着她最美的年华。

在迎娶李明月的同时,赵宮也册封她为后。

不少官员进谏,想让赵宮多纳几个妃嫔。

然后被赵宮训斥一顿,就全都灰溜溜的退下,此后再不提这些事。

同年九月,李明月传来好消息,她已经怀上了。

而她肚子里的孩子,又嫡又长,只要是男娃,那几乎是板上钉钉是下一任皇帝。

所以后宫所有人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怠慢。

赵宮也迎来了冷却结束,他即将要开启第四次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