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作品

第33章 土炉炼铁!煤火照红半边天(第2页)

这动静,自然瞒不过宫里的耳朵。

两仪殿偏殿,一名便装内侍躬身,向批阅奏章的李世民低声禀报:“……陛下,恪郎君在城南工坊后院,垒砌了一座形制古怪的土炉,日夜焚烧石炭,浓烟蔽日,入夜更有蓝火闪烁,引得周遭流民惶恐跪拜,皆言其…其‘聚众行异术’……”

李世民握着朱笔的手顿了顿,抬起眼皮:“行异术?”

“是…坊间流言如此。”

李世民沉默片刻,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牵了一下,复又低头继续批阅奏章,语气平淡:“随他折腾。只要不是炼丹求仙、蛊惑人心,由他去。总比某些人整日里琢磨些上不得台面的勾当强。”内侍垂首应诺。

李世民批完一份奏章,像是想起什么,随口吩咐:“去将作监,把库里那本前朝传下来的《夏侯阳算经》寻出来,着人给李恪送去。就说…朕看他喜好钻研这些机巧之工,或可一观。”

几日后,一本纸张泛黄、边角磨损的旧

书册送到了恪记工坊。

李恪疑惑地接过,翻开一看,尽是密密麻麻的算题和注解,古奥艰深。他耐着性子一页页翻过去,终于在接近末尾处,看到一小段关于“冶铁鼓橐(风箱)”和“矿料配比”的零星记载!虽极简略,却意外印证了他摸索的方向!

李恪心中一动,这皇帝,心思深得很呐!

第三次开炉!

石炭块精挑细选,废铁料砸得更为细碎,石灰石粉的比例也依照那古书模糊的提示做了调整。炉火持续猛烈地燃烧了一天一夜。李恪和工匠们守在炉旁,热浪灼人,汗水浸透衣衫,无人离开。

“时辰到!开炉!”李恪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

沉重的炉口被铁钎奋力撬开。

一股滚烫气浪猛地喷涌而出!

紧接着,在所有人瞪圆眼睛、屏住呼吸的注视下——

一道刺目、粘稠、如同熔化的赤金般的灼热洪流,带着滚滚白烟和“滋滋”的骇人声响,从炉口缓缓流淌而出!散发着窒息的高温,蜿蜒流入下方沙土模具之中!

“铁…铁水!是铁水啊!”王铁头激动得嗓音劈了叉,指着那流动的赤金,浑浊的老泪滚滚而下,“老汉打了一辈子铁,头一回…头一回见这么多铁水奔流啊!”

“成了!郎君!真成了!”工匠们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所有的疲惫被狂喜冲散。他们围着沙槽,看着那逐渐冷却凝固、由耀眼的赤红转为暗沉的铁块,眼神炽热如同看到珍宝。

李恪长长舒出一口气,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脸上露出畅快的笑容。他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煤灰,看着暗红色的铁块,心花怒放。这土高炉,成了!

“快!趁热!”他立刻高声道,声音充满干劲,“把咱们做好的犁头模子都搬过来!浇铸!”

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炽热铁水引流到湿泥制作的犁头模具中。空气里弥漫着焦糊味和金属灼烧的气息,整个工坊热火朝天。

李恪蹲在沙槽旁,摸着模具里渐渐冷却、温热粗粝的铁块,感受着那股坚实的力量感,咧开嘴刚想招呼人——

“哐!哐!哐!”

“李恪!出来!”

“砸了那妖炉!坏祖宗基业!”

工坊紧闭的厚重木门外,骤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砸门声和愤怒的咆哮!声浪汹涌,显然聚集了不下百人。

李恪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

长孙冲脸色骤变,冲到门缝边向外窥探,回头急道:“祸事了!外面乌泱泱全是人!看打扮,是长安铁行和农具行会的人!举着木牌,喊着要砸炉子!”

“领头的几个老家伙,牌子上墨汁淋漓写着‘恪记乱法,坏我百工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