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寻 作品

第310章 咱们老黄家丢不起这个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三叉小说]

从县城到乡里是一条机耕土路,连碎石都没铺设。

而且因为昨晚才下过雨,整条道路都是泥泞不堪,这台拖拉机看起来也有点年头了,四个轮胎都已经磨得光滑溜溜,遇到爬坡的时候那叫一个艰难,轮子就在原地打转,根本爬不上去,还得车上的十几个人下来一起往上推。

好不容易到了乡里,都已经过了中午,沈薇六个人在帮忙推车的时候,头上、衣服上、鞋上都被沾满了泥泞,看起来很是狼狈。

这都还好,关键是一条很短的街道空空荡荡的,看不到几个人影,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

“今天不逢集,所以街上没什么人。”黄芩道,“我早上在县城买了一些馍,大家将就吃一点吧,晚上到家就能吃上热乎的了。”

“那也得先找个地方洗洗。”杜小龙摊开沾满泥巴的双手,道,“不然这样怎么吃?”

黄芩想了想道:“跟我来吧。”

她带着大家走出街道,顺着泥泞的小路走了一段,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上。

等大家都清洗一遍之后,她正准备把馍拿出来分给大家,沈薇道:“先别急着吃馍。我看这河水面挺宽的,要不我钓几个鱼煮点鱼汤,跟馍一起吃吧。”

“钓鱼?”贺西洲微微一愣,“就算能钓到鱼,那用什么煮?”

“我包里带了一个小盆。”

沈薇说着从背上取下背包,将手伸了进去,从空间里取出一个搪瓷花盆。

“那钓鱼竿呢?”贺西洲问。

“鱼竿没有,但我带了钓鱼线和鱼钩。”沈薇说着又拿了鱼线和鱼钩出来,“鱼竿就随便找根树枝吧。”

见她是认真的,大家立即开始行动起来。

陈琳、杨凤和黄芩去周围找能烧的柴火,杜小龙负责搬石头,贺西洲负责砌一个小灶。

沈薇找了一处水比较深的地方,随便撅了一根树枝,绑好了鱼线鱼钩。饵料就是黄芩买的馍,掰成小块后用浓缩灵泉水浸一下就可以用。

虽然昨天下过雨,但河水仍旧非常清澈,可见度最少两米以上。

沈薇本来以为这么清澈的水里不会有太大的鱼,可没想第一杆扔下去之后,用狗尾巴草做的浮漂就直接被拽进了水下,她赶紧扬竿把鱼拉起来,竟然是一条两斤多的鲤鱼。

见她还不到三分钟就把鱼钓了上来,杜小龙顿时干劲十足,搬石头的速度至少提升了一倍。

别说这条河里的鱼还真多,沈薇接二连三地上,那边贺西洲的小灶刚砌好,她这边已经钓上来五六条了,而且都是一两斤的大鲫鱼、鲤鱼和土鲶鱼。

她觉得每人一条应该差不多,便将鱼线收了起来,在水边把鱼清理过后,拎着来到了灶台边。

陈琳三个人也捡回来不少柴火,贺西洲挑了一些比较干的升起了火,把鲫鱼用来熬鱼汤,鲤鱼和鲶鱼则用大张的树叶包起来,外面裹上一层软泥,再放进火里去烤。

等鱼汤熬得雪白时,灶膛里的烤鱼也熟了,拆开泥巴外壳和树叶,顿时散发出来一股浓郁的肉香。

“开饭开饭!”

杜小龙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拿出刚刚削的树枝筷子,每个人分了一双。大家在石头上坐了下来,开始品尝这难得的野餐。

野生的鱼没有太大腥味,不需要过多的调料,只需要沾上一点盐就能非常美味。

沈薇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远处的风景,这里的山不是很高,但到处都是断壁悬崖,宛如翡翠的河流在山间缓缓流淌,再加上天空的阴云,宛如大师笔下的水墨。

把肚子吃饱,大家把火浇灭后,便沿着河岸的小路前往上游黄芩的家。

“你家还有多远?”吃饱喝足的杜小龙,又恢复了精神,“两个小时能到不?”

黄芩笑着道:“按你的速度,天黑前能到就挺好了。”

杜小龙:……

就在一行人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忙着赶路时,几乎全村的人都聚集到了黄芩家的院子里,一片吵吵嚷嚷。

特别是几个中年男人吵得最厉害,吹胡子瞪眼的。

“是你让我们去挖木薯,说是有人会来收,结果鬼影子都没见着一个!今天你们家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黄芩的父亲老黄头,本来就是个本分人,被全生产队的人找上门兴师问罪,急得话都快说不出来。

“人肯定会来的……”

“这话你都说几百遍了,人呢?”一个村民怒气冲冲地道,“我们为了去挖这些木薯,连地里的活儿都耽误了!现在都白干了,你说怎么办?”

老黄头无奈地道:“你们再等几天,兴许就来了。”

“从你闺女上次回来,都过去快四个月了,你还要我们等多久?”

“就是,只怕是你闺女也被人骗了,还连累我们跟着你家遭殃!”

“我不管你遭殃不遭殃,”一个村民道,“反正木薯是你让我们挖的,当时说好的两分钱一斤,现在我家挖了快一千斤,你就按两分钱一斤全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