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鸿渐 作品

第147章 瞬间引起院内一片惊讶

“哟,丫头,还没出阁呢,就胳膊肘往外拐啦!”

一大爷和大妈笑得前仰后合,瞧着这三个年轻人拌嘴。_0+7·z_w¢..c·o^m/

聋老太太笑着摆手,“别磕头啦,都新时代了,这旧习俗可不时兴喽。”

一大爷也笑道:“听见没?都别贫嘴了,在孩子面前做榜样呢。

赶紧的,拜完年就能吃年夜饭啦。”

“那我先来!”

林建笑着站出来,却被何雨柱一把推开。

“你这小子懂不懂规矩?我是大孙子,该我先拜!”

“哟,不磕头了就想起你是大孙子啦?不行,必须你先磕!给老太太磕头去!”

“磕就磕!”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大孙子何雨柱给您拜年啦!”

何雨柱不由分说,直接跪下磕了个响头。

“哎呀,乖孙,快起来,奶奶有红包给你!”

聋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她欢喜的不是磕头本身,而是听到“大孙子”

这个称呼。

这一生她虽育有子嗣,但儿子却在战场上牺牲了,如今只能靠国家供养。

她多希望能有个承欢膝下的亲人啊,易中海算是她的“儿子”

,而何雨柱就是她的“大孙子”

一大爷从兜里掏出一个红纸包好的红包递给何雨柱。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太太,您的大大孙子林建给您拜年啦!”

林建等何雨柱起身之后,也跟着磕了个头。

何雨柱在一旁暗暗咬牙,心里嘀咕:我是大孙子,你竟敢称大大孙子,占我便宜了吧?

“哎,好孙儿,奶奶给你红包,哈哈哈!”

聋老太太又从自己兜里拿出一个红包。

林建笑盈盈地接过,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五块钱。

好家伙,老太太真大方,这五块钱可不是小数目,足够一个人吃一个月细粮了。′e/z`k.s\w′.+o′r_g\

“该你了,何雨水,给太太拜年。”

何雨水笑眯眯地走到跟前,“层层梯田,条条水渠,太太,祝您长命百岁!”

“哎,好孩子,快起来,这是给你的红包。”

接下来是小当和槐花的表现,老人通常对晚辈更加喜爱,这种隔代亲情是很自然的。

拜完年,易中海陪着一位大妈扶着老太太入座。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猪肉、鸡肉、鱼、豆腐、饺子,却没有一人动筷,大家都在等着聋老太太先开始用餐。

有时候,礼仪就是这样。

聋老太太今天十分开心,拿起筷子夹了些菜,“大家快吃吧,今天是大年三十,中海,去把收音开,我们听春节联欢晚会。”

“好的,奶奶,我这就去。”

易中海起身去开收音机了。

桌上,小当和槐花早已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哎,对了,淮茹,小贾和棒梗去哪儿了?这么重要的日子,也不来看看我?”

聋老太太还不知道贾张氏和棒梗的事情。

秦淮茹的笑容瞬间凝固。

劳改学校里,尽管是在改造,但过年时伙食还算不错。

一群同龄的小孩子围坐在一起,每人面前的小碗里装着形状各异、有些甚至破掉的饺子。

这些饺子是他们的劳动成果,虽然看起来不太美观,但吃起来却非常美味。

而在另一处劳改农场,贾张氏整个人消瘦了许多,含泪吃着仅有五个的饺子,慢慢品尝每一口。

每人只有五个饺子,汤可以随便喝。

“呜呜,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啊。”

“快点吃,吃完饭你们还有很多活要做。”

工作人员催促道。

“奶奶,多吃些,身体好了才能健康长寿。·e\z`小\说/网. ¨更*新*最′快.”

一大妈笑着为聋老太太夹了一个饺子。

“你说什么?”

老太太靠近了一大妈。

“我说您多吃点,身体健康长寿。”

“哦,好,好。”

“小当,槐花,慢慢吃,别急。”

“小建哥说,吃完饭带我们去看烟花。”

小当嘴里咬着饺子,含糊不清地说。

槐花年纪最小,一口饺子就把嘴塞满,听说能看烟花,连连点头,显得格外兴奋。

秦淮茹疑惑地问:“刚刚不是放过烟花了吗,怎么还要放?”

"秦姐,我说的是那种大型礼花,不是小呲花,是能打到天上的那种。

"

"哎哟,林建,你可真是舍得花钱,那东西可不便宜!还得用工业券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