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内燃机问世!
张良在漠北拓展势力的时候,赵扶苏也没有闲着。`咸′鱼^看+书/罔¢ ¢追*蕞*新-章,踕?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大秦科学院里面。
墨老一脸的亢奋。
别看他都七十多岁了,可他这精神劲儿比年轻人都好。
赵扶苏跟他一起熬过好几个通宵。
自己这个年轻人都无比疲倦了,可对方却生龙活虎的。
赵扶苏觉得这老头子活个一百岁不成问题。
这一次赵扶苏来到大秦科学院里面,是因为一台重要的机器要面世了。
这台机器的面世,将极大提高人类对能源利用效率。
不错,这台机器便是内燃机!
赵扶苏在看到蒸汽机技术成熟了以后,早就想到搞内燃机了。
只不过内燃机的技术条件比较高。
尽管立项了,可由于研发人员比较少的缘故,进展一直缓慢。
如今在墨老技术团队的研发之下,终于问世了,这让赵扶苏无比的兴奋。
他抛下手头的事情,来到了大秦科学院专门研发内燃机的研究所里。
他看着面世的这台内燃机,这是一台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其尺寸和形态与早期蒸汽机相似。
这台发动机整体尺寸为高度 1.52 米、宽度 2.1 米、深度 0.82 米,相当于一个小型衣柜的体积。
其核心部件单缸气缸直径为 180 毫米,活塞行程 100 毫米,配合外置的飞轮和复杂的点火装置,总重量超过 500 公斤。′d′e/n*g¨y′a!n-k,a,n\.*c-o+m·
这种设计延续了蒸汽机的笨重结构,但通过取消锅炉和冷凝系统,首次实现了燃料在气缸内直接燃烧驱动活塞的突破。
这意味着大秦帝国首次将燃烧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过由于这台发动机采用电火花点火,混合煤气与空气后直接燃烧,缺乏现代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这种设计导致热效率仅为 4%,功率仅 1.5 马力,运行时需持续喷水冷却气缸,且噪音极大。
这样的发动机,还不足以放在汽车上使用,更不要说,赵扶苏打算把坦克给搞出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赵扶苏忍不住说出了这句话来。
这台发动机尽管无法搭载在汽车上,但可以用于驱动印刷机跟水泵。
工厂的大量兴起,增加了人才需求。
不少的工厂都需要技工,培训技工又少不了教材。
在纸广泛使用以后,如今都是使用纸来印刷教材。
此外,报纸在大秦越来越普及。
报纸的销量越大,所需要印刷的东西也就越多。
只是依靠人工印压的活字印刷,有点跟不上需求量了。
大秦帝国的印刷厂那边早就提过这个问题了。
以前只要多招工就行,可随着人工费不断提高。如今大秦想要招工,绝不是给口饭吃就行了。
再说了,能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人也有限,也不可能都到印刷厂工作。~比?奇,中\雯?王. ′首?发.
这就导致印刷厂的印刷产能无法提高。
如何解决高效、低成本复制文字的核心问题,摆在了印刷厂跟赵扶苏的面前。
赵扶苏决定搞出一个整合四大技术的印刷系统。
首先是金属活字的标准化制作。
这一点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原理。
其二是改良的螺旋压榨机。
将排好字的金属版固定在下方,铺上纸张,通过螺旋杆向下施加均匀压力,使油墨从活字转移到纸上。相比手工按压,效率提升数十倍,且印刷更清晰。
第三是发明油性油墨。
传统水性油墨,可以用于木版,却无法附着在金属活字上。因此得改用松节油、炭黑和猪油混合的油性油墨,干燥快、附着力强,完美适配金属表面和纸张。
第四,流水线式的排版流程。
建立“字盘 - 排版 - 校对 - 印刷”的分工体系:工人从按字母分类的字盘中取字,排成整页文本,固定在版框中,重复用于印刷,用完后拆版回收活字,实现一材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