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惊奇代价显现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在咖啡机按钮上悬了三秒。`[-我?的,书?|城@/′ @免)?费a*阅?:°读#
晨光透过实验室的百叶窗,在操作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飘着蓝山咖啡的焦香——这是他坚持了十五年的习惯,每天早上七点零三分,一杯不加糖的黑咖啡。可今天,操作台角落的电子钟在“7:02”和“7:15”之间疯狂跳动,像个出故障的心脏。
“又跳了?”
助理小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漫不经心。她正对着显微镜记录数据,白大褂袖口沾着荧光试剂的淡绿痕迹。沈溯回头时,看见她面前的培养皿里,一群透明的神经元正在营养液里舒展,它们本该按照预设的频率闪烁,此刻却像被按了随机键,忽明忽灭,像一串错乱的摩斯密码。
“你那边也……”沈溯的话卡在喉咙里。他看见小陈的手表指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表壳上的划痕却在以同样的速度消失——那是上周小陈打翻离心机时,表壳磕在金属台面上留下的痕迹。
“什么?”小陈抬头,睫毛上还沾着显微镜的光晕。她下意识地看了眼手表,突然“咦”了一声,“奇怪,我记得这表昨天就快了十分钟,怎么现在……”她的声音渐渐变轻,因为沈溯正指着她的袖口——那抹淡绿色的痕迹正在褪色,像被无形的橡皮擦一点点擦去,露出下面干净的布料。
“上周二,你打翻离心机的时候,是不是也穿着这件白大褂?”沈溯的声音有些发紧。他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小陈的白大褂被试剂染成了深绿,她还抱怨过这痕迹洗不掉。可现在,那片布料洁白得像从未被污染过。
小陈的脸色瞬间白了。她猛地拉开抽屉,翻出一本实验日志,指尖颤抖地翻到上周二的那一页。空白的。本该记录着离心机故障数据的页面,只有一道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墨痕,像被谁用清水洇过。
“怎么会……”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明明写了的,那天你还在旁边签了字……”
沈溯没说话。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实验日志上,那本从项目启动就随身携带的黑色封皮本子,此刻正以缓慢的速度变得透明。他清楚地记得,三天前,他在最后一页写下了关于“时间可塑性”的关键公式,可现在,那一页只剩下模糊的纸纹,仿佛那串改变了世界的符号从未存在过。
咖啡机“咔嗒”一声,打断了两人的沉默。咖啡已经煮好了,可沈溯看着那杯深褐色的液体,突然觉得陌生。他一直以为自己最熟悉的就是“此刻”——七点零三分的咖啡香,百叶窗的光影,小陈偶尔的抱怨。可现在,这些“此刻”正在像沙画一样消融,露出下面更深的、他从未见过的底色。
“沈教授!”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安保部的老张,他的制服领口歪着,额头上全是冷汗,“你快去看看吧,地下三层的储存库……”
沈溯抓起白大褂往外跑时,听见小陈在身后喊:“教授,你的咖啡!”他没回头。那杯咖啡的香气还在鼻尖萦绕,可他突然不确定,自己到底是真的闻到了,还是只是记得“应该闻到”。
地下三层的储存库是整个研究所的核心,恒温恒湿的环境里存放着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异常样本”——一块永远停在1945年8月6日的怀表,一束在黑暗中会自己生长的珊瑚,还有沈溯最在意的,装在铅盒里的“时间晶体”。三天前,正是这块从月球背面带回来的晶体,让他们第一次观测到时间的“褶皱”,证明了“时间可塑性”的存在。
可现在,储存库的电子锁正在疯狂报错,屏幕上的日期从2075年跳到1983年,又猛地跳到2100年。老张用备用钥匙打开门时,沈溯看见的不是熟悉的金属架,而是一片混沌的白雾。那些存放样本的铅盒、玻璃罐,正在雾里一点点分解,像被融化的糖块。
“它不见了!”老张指着最里面的架子,声音都在发颤,“那个铅盒,装着‘时间晶体’的那个,我早上巡逻的时候还在……”
沈溯冲进雾里。他的手指穿过白雾时,感觉到一阵刺骨的寒意,像触摸到了液态的世界。他记得铅盒放在第三排架子的最左端,可那里现在只有一道浅浅的印痕,证明曾经有东西存在过。更让他毛骨悚然的是,他的指尖碰到那道印痕时,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模糊的记忆——不是三天前发现晶体的信封,而是二十年前,他在大学图书馆里,看见一本封面磨损的旧书,书名是《熵海溯生录》。
他从没告诉过任何人,这个项目的名字,就来自那本书里的一句话。可现在,他突然想不起那句话到底是什么了。
“沈教授,你看这个!”老张的声音带着惊恐。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储存库的监控录像。画面里,凌晨三点十七分,装着时间晶体的铅盒突然开始抖动,然后像被无形的嘴吞噬,一点点消失。而在铅盒消失的瞬间,监控画面里突然多出了一个人影——穿着和沈溯一模一样的白大褂,背对着镜头,站在架子前。
“那不是我。”沈溯的声
音干涩。他清楚地记得,凌晨三点十七分,自己正在办公室修改论文,小陈可以作证。可画面里的人影转身时,他看见那张脸——和镜子里的自己一模一样,只是那双眼睛里,没有任何属于“沈溯”的情绪,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漠然。
人影在监控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像是在触摸空气,然后也消失了。画面恢复正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不可能……”老张瘫坐在地上,平板从手里滑落,“我们的监控是实时上传云端的,不可能被篡改……”
沈溯没听他说话。他的目光落在平板屏幕的角落,那里显示着监控录制的时间——不是凌晨三点十七分,而是2045年7月30日,下午两点零九分。那是三十年前,他刚刚进入研究所的第一天。
这时,他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一行字:“你失去的不是时间,是‘相信时间的自己’。”
沈溯的心脏猛地一缩。他抬头看向储存库的出口,白雾正在散去,露出外面熟悉的走廊。可走廊尽头的安全出口标志,本该是绿色的,此刻却变成了血红色,上面的箭头正在缓慢地旋转,指向一个他从未去过的方向。
“小陈呢?”他突然意识到,从刚才到现在,一直没听到小陈的声音。他拿出手机想打给她,却发现通讯录里“小陈”的名字变成了一串乱码,通话记录里所有和她的通话都消失了,像这个人从未存在过。,x.q?i_u\s·h,u¢b_a¨n`g_._c!o~m`
他跌跌撞撞地跑出储存库,走廊里空无一人。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可那些影子的动作和他完全不同——他向左走,影子却在向右飘,像个不听话的幽灵。
“沈溯。”
一个声音在走廊尽头响起。沈溯抬头,看见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背对着光,看不清脸。男人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封皮是磨损的黑色,和他正在变得透明的实验日志一模一样。
“你是谁?”沈溯的手摸向口袋里的应急报警器,却发现那里空空如也——他明明记得早上出门时带了。
男人转过身,露出一张和沈溯相差无几的脸,只是眼角的皱纹更深,眼神里带着一种穿越了漫长时光的疲惫。“我是未来的你。”男人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字迹和沈溯的如出一辙,“三天前,你证明时间可塑性的那一刻,‘绝对准时’就已经死了。但这不是最可怕的。”
男人的手指指向笔记本的某一页,那里画着一个复杂的符号,像个扭曲的莫比乌斯环。“你失去的不只是时钟的准头,还有‘线性时间’的认知。现在,过去、现在、未来正在重叠,就像被揉成一团的纸。”
沈溯的目光被那个符号吸引,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记忆——二十年前在图书馆,《熵海溯生录》的扉页上,就印着这个符号。他终于想起那句话了:“当人类触摸时间的褶皱,存在的基石便会化作熵海的泡沫。”
“小陈……”沈溯的声音发颤,“她为什么会消失?”
“因为她是‘已知事物’的一部分。”男人合上书,“你为了理解时间可塑性,付出的代价就是‘绝对准时’的感知,而支撑这个感知的一切——准时的时钟,固定的记忆,甚至你身边‘按时存在’的人,都会被熵海吞噬。”
走廊里的影子突然开始疯狂扭曲,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沈溯看见自己的影子里,伸出无数只手,抓向那个自称“未来的他”的男人。男人却纹丝不动,只是从风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铅盒,和储存库里消失的那个一模一样。
“这是时间晶体的另一个‘可能性’。”男人把铅盒扔过来,沈溯下意识地接住,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你可以选择把它放回去,让时间回到‘正常’的轨道,但代价是……你会永远忘记自己发现过时间的秘密。”
沈溯打开铅盒,里面的晶体正在发出幽幽的蓝光,像一块凝固的星空。他突然明白,监控里那个“自己”为什么会做出那个手势——那不是触摸空气,是在把晶体放回过去的时空。
“或者,”男人的声音带着一丝诱惑,“你可以留下它,继续往前走。但你要记住,每多理解一点‘惊奇’,就会有更多‘已知’被抹去。下次消失的,可能是你最在意的人,甚至是‘你是谁’的记忆。”
走廊尽头的安全出口标志突然开始闪烁,红色的箭头指向左边。沈溯回头时,看见小陈正站在那里,白大褂干净得没有一丝痕迹,脸上带着他从未见过的陌生笑容。“教授,该去开会了。”她说,“今天要讨论‘绝对准时’项目的启动仪式呢。”
沈溯的瞳孔骤然收缩。“绝对准实”项目是三十年前的研究,早就因为没有进展被终止了。可小陈的语气自然得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她手腕上的手表指针稳稳地指向八点整,分毫不差。
他低头看向手里的铅盒,晶体的蓝光映在他的瞳孔里,像一片正在扩大的海。未来的自己已经不见了,走廊里只剩下他和“小陈”,还有那些动作诡异的影子。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还是那个陌生号码:“选择的代价,从来都不是失去,而是你必须相信,剩下的就是真实。”
沈溯握紧了铅盒。他不知道该走向左边那个“正常”的世界,还是跟着安全出口的箭头,走向那个充满未知的方向。他只知道,从今天起,“此刻”这个词,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不再是时钟上的一个数字,而是需要用时去来证明的,唯一的真实。
走廊里的咖啡香不知何时又弥漫开来,和实验室里的味道一模一样。沈溯突然想起,自己好像还没喝今天的咖啡。可他已经分不清,这个念头是真实的记忆,还是熵海在他脑海里投下的又一个幻影。
沈溯的指甲掐进掌心时,才惊觉自己正站在实验室门口。
熟悉的蓝山咖啡香漫过鼻尖,百叶窗的光影在操作台上投下整齐的格纹——和一小时前一模一样。小陈背对着他坐在显微镜前,白大褂袖口的淡绿痕迹清晰如新,仿佛刚才的褪色只是幻觉。
“教授,你的咖啡凉透了。”她头也不回地说,指尖在键盘上敲出规律的嗒嗒声,“早上七点零三分煮的,现在都快九点了。”
沈溯低头看表,指针稳稳地停在8:57。他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到操作台角落,电子钟的数字清晰地跳动着,每一秒都分毫不差。可当他转身时,玻璃窗上自己的倒影却在做着完全不同的动作——他抬手摸向口袋,倒影却在低头喝咖啡。
“上周二的实验日志,我找到了。”小陈突然转过身,手里举着那本黑色封皮的本子,页面上的字迹工整清晰,他的签名旁边还画着个小小的笑脸,“您当时说我记录得太潦草,非要我补画试剂反应示意图呢。”
沈溯的喉咙发紧。他清楚记得这本日志正在变得透明,可此刻它沉甸甸的,纸页边缘还沾着干涸的咖啡渍——那是他上周打翻杯子时溅上的。更诡异的是,日志最后一页,三天前写下的时间公式正泛着淡淡的银光,像活物般在纸上微微蠕动。
“地下三层……”他艰难地开口,“储存库的时间晶体……”
“什么晶体?”小陈眨眨眼,睫毛上的荧光粉末簌簌掉落,“咱们研究所哪有地下三层?电梯只到负二楼啊。”她指了指窗外,“您看,安保部的老张正在给负二楼换门锁呢。”
沈溯猛地转头,看见老张站在楼下的空地上,手里拎着个崭新的电子锁,制服领口系得整整齐齐。他抬头朝实验室挥了挥手,脸上的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那是张年轻了至少十岁的脸,眼角的皱纹消失得无影无踪。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还是那个陌生号码:“当‘异常’被修正,‘正常’才是最深的异常。,k-a′k.a-x`s.w^.!c+o.m,”
沈溯踉跄着后退,撞翻了身后的金属架。试管落地的脆响中,他看见自己的影子正从地面爬起来,顺着墙壁向上蔓延,像条黑色的蛇。影子的手里握着个铅盒,蓝光透过盒缝渗出来,在天花板上投下扭曲的符号——正是《熵海溯生录》扉页上的那个莫比乌斯环。
“教授!”小陈的尖叫突然变得遥远,“您的手!”
沈溯低头,看见自己的左手正在变得透明,皮肤下的血管里流淌着幽蓝的光,像被时间晶体的碎片侵入了血液。更可怕的是,无名指第二关节处的疤痕正在消失——那是他七岁时玩火留下的印记,伴随了他四十多年。
“原来如此。”一个声音在脑海里响起,不是未来的自己,也不是陌生号码的发信人,而是某种更古老的存在,“你们称之为‘失去’的,其实是存在形式的转换。”
沈溯突然想起三天前的深夜,他独自在实验室观测时间晶体时,曾听见晶体发出细微的嗡鸣,像无数人在同时低语。当时他以为是仪器故障,现在才明白,那或许是某种意识的低语。
“沈教授!”老张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脸色比早上更加苍白,“您看这个……负二楼的监控,拍到了奇怪的东西。”
屏幕上的画面晃动得厉害,像是被某种磁场干扰。凌晨三点十七分,负二楼的走廊里突然出现一片白雾,雾中隐约能看见两个人影——一个穿着白大褂,正在和另一个穿黑色风衣的人争执。穿风衣的人手里拿着个铅盒,而穿白大褂的人,侧脸轮廓和沈溯一模一样。
“这是……负二楼?”沈溯的声音发颤。画面背景里的安全出口标志是绿色的,箭头指向左边,和他记忆中地下三层的血红色标志截然不同。
“可我们的监控系统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您正在实验室里。”老张调出另一段录像,画面里的沈溯正趴在操作台上睡觉,嘴角还沾着咖啡渍,“系统自动生成的面部识别报告,匹配度100%。”
小陈突然“啊”了一声,指着监控画面里穿白大褂的人影:“他口袋里露出的笔记本,和教授您的一模一样!”
沈溯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那本黑色封皮的日志还在。他翻开第一页,发现扉页上多了一行字,是用荧光笔写的:“共生始于认知重叠的
瞬间”。字迹陌生,却让他莫名想起二十年前在图书馆,《熵海溯生录》里夹着的那张书签——上面也有一模一样的笔迹。
“您还好吗?”小陈递来一杯热咖啡,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流回杯口,“您今天总是盯着空气发呆。”
沈溯接过杯子,指尖传来的热度却让他打了个寒颤。咖啡里映出的倒影不是他的脸,而是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眼角有颗痣,正对着他露出诡异的微笑。他猛地抬头,实验室的玻璃窗上,所有的倒影都在看着他,每张脸都似曾相识,却又完全陌生。
“他们是谁?”他听见自己问,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是‘被遗忘的’。”脑海里的声音再次响起,“当你们失去对‘绝对准时’的感知,那些依托线性时间存在的意识,就成了游离态的共生体。”
沈溯突然想起小陈消失时,通讯录里那串乱码。他拿出手机,点开那个陌生号码的短信界面,发现历史消息里多了一条未读信息,发送时间是2045年7月30日下午两点零九分——正是他进入研究所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